安居街不「安居」? 「人車爭道」有解 獲7成民意共識

臺北市大安區安居街因無人行道,導致人車爭道,相當危險。北市交通局表示,該處有近7民衆成支持設立人行道,故將在兩側設置人行道,並搭配卸貨及汽機車停車格,兼顧各類需求。(翻攝自網紅Cheap臉書/徐佑升臺北傳真)

爲改善「行人地獄」困境,內政部國土署去年推出「街道醫生」專案,由民衆參與提案並票選出全臺10處優先改善路段,其中臺北市大安區的安居街因爲商家林立卻無人行道,導致人車爭道相當危險,並獲選優先改善路段。北市交通局表示,該處今年辦理民調獲得近7成民意支持設立人行道,故未來將在兩側設置人行道,並搭配卸貨及汽機車停車格,兼顧行人安全與各類需求。

大安區安居街有許多知名店家,但因路幅僅11米,兩側店家也缺乏騎樓,導致民衆常要人車爭道,相當危險,網紅Cheap也曾於社羣發文痛批當地民代是「土皇帝」,質疑礙於選票而不想改善,引發熱烈討論。

不過,當地黎孝里長方丁輝則表示,安居街設人行道已在地方上討論多年,先前不同意主因是最初規畫改成單行道,過於草率,並欠缺配套,非常不適合民衆使用習慣。而新方案是與交通局討論後最佳版本,同時包含樓上住戶、部分店家皆已取得共識,盼能儘快動工,還給行人友善行走的環境。

臺北市大安區安居街因無人行道,導致人車爭道,相當危險。北市交通局表示,該處有近7民衆成支持設立人行道,故將在兩側設置人行道,並搭配卸貨及汽機車停車格,兼顧各類需求。(臺北市交通局提供/徐佑升臺北傳真)

交通局表示,國土署「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臺」於去年辦理第1梯次民衆提案活動,安居街獲民衆擇定爲直轄市型優先改善路段之一,經過多次會議及會勘,並於今年5月19日至6月17日間委託大安區公所辦理安居街住戶意見調查蒐集民意,有高達69.4%回擲問卷之住戶表達支持或有條件支持設置人行道之立場,並踊躍提出許多修改意見,故朝設立人行道研議。

交通局交通治理科長林育生表示,市府團隊將於安居街兩側新設人行道,在初步規畫方案中,將於雙側設置人行道,並以交錯於單邊路側設置繪設汽機車或裝卸貨停車格、共用臨停區及禁停紅黃線之方式,於確保行人通行前提下,兼顧上下客貨需求並提升停車秩序,至於民衆修改建議,也會於後續設計時納入考量。

林育生強調,現階段人行道規畫還有一些細節待討論定版後,纔會納入新工處排程,工期尚未確定。市府仍以每年完成4公里實體人行道爲目標,例如文山區指南路今年也被國土署列重點改善路段,將配合相關單位會勘並規畫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