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坐穩“中部第一省”

在全球貿易增速普遍放緩的2025年,安徽外貿卻逆勢上揚。

近日,合肥海關發佈的最新外貿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43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1%。其中,出口3647.3億元,增長13.8%;進口1786.8億元,增長14.8%。外貿總值保持中部第1,增速居全國第6。

從出口產品看的話,機電產品佔出口比重超7成,其中汽車出口量保持全國第1,成爲拉動增長的絕對主力。

亮眼數據背後,是汽車、芯片、機器人等產業組成的“安徽軍團”集體發力,更折射出安徽產業結構的深刻變革。

01 安徽汽車,從“追隨者”到“領跑者”的逆襲

在安徽,“新能源鐵三角”已強勢崛起。

合肥比亞迪工廠每3.4分鐘就能下線一輛新車,蕪湖奇瑞生產線則源源不斷地輸出全球暢銷車型。

目前,安徽已集聚奇瑞集團、蔚來汽車、大衆安徽、合肥比亞迪、江汽集團、合肥長安、漢馬科技7家整車企業,擁有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等全系列產品,構建起配套完善的龐大全產業鏈;僅零部件層面,就擁有規上零部件生產企業1100多家。

其中,以合肥和蕪湖爲核心的“雙核驅動”模式逐漸成熟:合肥聚焦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蕪湖則在傳統燃油車和出口市場深耕細作。雙方共同打造了從核心零部件到整車製造的完整產業鏈。

這種產業集聚效應,極大地提升了安徽汽車產業的競爭力。反映到全球市場上,“安徽速度”稱得上狂飆。

據安徽省汽車辦,今年上半年,全省汽車產量達149.95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73.09萬輛,雙雙位居全國第一。

出口成績更是令人驚歎,全國每四輛出口汽車中,就有一輛來自安徽。

奇瑞集團作爲安徽汽車產業的領軍者,今年成功躋身《財富》世界500強。據其8月1日發佈的銷量快報,2025年前7個月累計銷售汽車148.46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4.5%。

其中,前7個月,奇瑞集團累計出口汽車66.94萬輛,繼續保持中國汽車出口第一。

覆盤這一路,安徽在汽車產業的足跡從“跟跑者”逐漸成爲“領跑者”,新能源汽車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接近半壁江山,並非一蹴而就。

“十四五”以來,安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量由2020年的116.1萬輛、10.5萬輛,提升至2024年的357萬輛、168.4萬輛,分別增長了2倍和15倍;排名由全國第8位和第4位,雙雙提升至全國第2位。

02 “芯屏聯動”開啓萬億新局

除了汽車,集成電路亦是安徽省的產業勳章,現已實現了從“卡脖子”到“國產替代先鋒”的飛躍。

作爲國家“十四五”集成電路重點發展區域,安徽已集聚500多家上下游企業,形成了“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的完整產業生態。

據媒體報道,2024年1至10月,全省生產芯片近80億塊。2024年,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在蚌埠下線,開創高世代OLED玻璃基板“中國製造”新紀元。˙

長鑫、晶合等標誌性項目的加快建設,使安徽集成電路產業在全國的地位日益提升。晶合集成在液晶面板顯示驅動芯片代工領域,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第一,併成功躋身晶圓代工企業全球前十。

在新型顯示領域,安徽亦從“跟跑者”升級爲“全球標準制定者”:京東方的柔性屏可像紙張一樣捲曲,維信諾的AMOLED面板則點亮了全球衆多智能設備。安徽已構建起“從沙子到整機”的完整顯示產業佈局,2023年,全省各類顯示面板年出貨量位居全國第二、世界第三。

8月11日上午全球首條搭載無精密金屬掩模版技術的高世代AMOLED產線——合肥國顯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舉行主廠房封頂儀式。這標誌着安徽在顯示技術領域,已從追隨者轉變爲規則制定者。

俯瞰整體產業沿革,據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2024年,全省電子信息製造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1%;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7%,居41個大類行業之首;增加值佔比創歷史新高,達到全省工業比重的11%。全省新型顯示產業實現營收超1400億元,同比增長31.2%。全省新型顯示面板產能約4000萬平米,位居全國第二位,長三角第一位。

03 具身智能,合肥“智造”的下一個爆發點

在今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合肥天團”的精彩表現吸引了衆多目光。

江淮中心的繩驅S1機器人,憑藉7自由度手臂能夠輕柔地捏住奶糖;樂聚的5G-A人形機器人“夸父”,可在1200公里外遠程操控下完成太極拳表演。

埃夫特的300公斤級工業機器人展示了卓越的精密焊接能力,無論科技的“安妮”機器人擁有34個面部自由度,能夠生動模仿人類表情。

177家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在安徽匯聚,形成了強大的創新生態,讓安徽在智能機器人領域搶佔先機。

更有企業努力實現從實驗室邁向生活場景的跨越:聆動通用的“機器人老師”專注訓練機械臂精準抓取雞蛋,科大訊飛的語音模塊賦予服務機器人聽懂多種方言的能力。

可以說,安徽機器人產業不僅在技術研發上成果豐碩,還積極將技術應用於實際生活場景。

據報道,“安妮”機器人即將走進合肥校園,擔任AI助教;繩驅機器人也開始嘗試家庭服務工作。這些“安徽造”機器人正悄然改變着人們的生活方式。

從汽車到芯片,從顯示屏到機器人,安徽產業的逆襲之路,蘊含着中國製造業升級的關鍵密碼。

坐穩“中部第一省”,安徽正用實際行動證明,所謂的“產業奇蹟”背後,從來不是一日之功,而是源於多年如一日的深耕細作與創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