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松長鋪鎮:“一茬”變“兩茬”冬閒田成“增收田”
當前,田間小麥正處返青拔節期,油菜即將現蕾抽薹。在安徽省宿松縣長鋪鎮,田地裡的油菜、小麥長勢喜人,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一片。
眼下正值春管關鍵時節,爲做好農作物田間管理工作,宿松縣長鋪鎮農技人員在田間地頭穿梭忙碌,指導農戶做好防災減災及病蟲害防治工作。
據統計,宿松縣長鋪鎮現有在田農作物2.3萬畝,其中油菜1.7萬餘畝、小麥0.3萬畝、蔬菜0.2萬畝、其他農作物0.1萬餘畝。大部分農作物是利用冬閒田進行種植的。
“去年我們承包了700餘畝農田種植水稻。”宿松永祥農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應桃說,“稻穀收割完後全部種上了冬油菜,目前油菜生長良好,豐收在望,冬閒田將會成爲增收田。”
以前,老百姓收穫一季農作物後因冬季寒冷,農作物抵禦自然災害力量不強,種植效益低,重視力度不夠等諸多原因造成農田普遍閒置的現象。
近年來,爲深入貫徹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宿松縣長鋪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冬閒田,減少耕地季節性拋荒,按照“穩面積、增產量”的總體要求,合理安排秋冬農作物種植,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不僅讓土地得到充分利用,還有效帶動經濟發展提高村民收入,冬閒田變成了“致富田”。(彭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