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椒:椒陵大地的 “楓橋新故事”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4年以來,全椒縣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平臺,堅持“抓前端、治未病”,不斷深化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廣泛吸納各類“調解能手”,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和優勢,將老百姓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家門口,用心用情寫好一段段“楓橋新故事”。
熱鬧社區裡的“幸福”超市
襄河鎮城南社區服務着15個物業小區,現有居民1萬多戶、近3萬人。針對轄區人口密集度高、流動量大、外來人口多、矛盾點多等特點,城南社區主動探索拓寬文明實踐路徑,用心搭建一座“幸福裡”調解超市。
在“幸福裡”調解超市,社區精心分配了四大類調解員。他們中,有由在羣衆中有聲望者組成的“和事佬”調解員,有由黨員組成的社區“管家婆”調解員,有由志願者組成的“物業調解員”,還有由公安、行政、物業執法人員和專業法律工作者加入的專業調解員。
羣衆遇到矛盾糾紛,可走進“幸福裡”調解超市,自行選擇合適的調解員尋求幫助。日常,社區不僅要求調解員主動“走出去”,還把有需要的羣衆“請進來”,大大增進了社區和羣衆的聯繫,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極大提高了羣衆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據介紹,“幸福裡”調解超市服務時長約3000小時,累計服務羣衆、調解矛盾糾紛1.4萬件次,大大提升了社會治理效能。該項目先後獲得滁州市“月評十佳”最佳志願服務項目、安徽省“月評十佳”學雷鋒志願服務項目典型、全省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十佳”先進典型等榮譽。
“‘儒林’所願”的美好生活
2017年,全椒縣組建了安徽省首個縣級矛盾調解中心,通過“一站式”共享性調解平臺,對碎片化調解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特別是2023年以來,該縣推廣“儒林所願”調解品牌,將其貫穿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始終。
全椒縣牢固樹立“黨建+”品牌理念,將儒林文化內涵與調解工作理念融合。該中心成立功能型黨支部,設有黨員先鋒崗、黨員示範崗,通過常態化政治理論學習、調解經驗交流、典型案例分享等形式,提高調解員政治素養和業務素質。
該中心自成立以來,每年調解案件均在1000件以上。通過不斷優化服務,該中心始終保持第三方中立的公信力,深受羣衆信賴。同時,創作以《儒林外史》爲原型的IP人物“儒小法”,陸續推出“儒小法與婚姻家庭糾紛”“儒小法與勞動糾紛”等系列MG動畫,帶動調解工作掀起“儒林風”。
據介紹,全椒縣矛盾調解中心被司法部授予“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實現矛盾不上交試點工作表現突出集體”稱號。目前,全椒縣正努力拓展“儒林所願”調解品牌2.0版本,將其功能從平臺向羣衆身邊無限延伸,實現更具深度的矛盾糾紛調解內涵。(包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