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檢察六年辦理涉民營經濟民事監督案件11745件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合肥5月23日電(記者韓震震)今年5月是“民法典宣傳月”,5月23日,安徽省人民檢察院舉行新聞發佈會,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李衛東通報了近年來全省檢察機關貫徹實施民法典開展民事檢察工作相關情況。
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暢通司法救濟渠道,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李衛東介紹,近年來,安徽檢察機關以保障民法典全面有效實施爲重點,聚焦中心工作,迴應民生關切,依法履行民事檢察監督職責,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不斷提升。
2019年至2024年,安徽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民事檢察案件64859件,辦案數年均增長15.1%,提出監督意見26340件。先後6次在全國檢察機關會議上交流民事檢察工作經驗,23件案件入選全國檢察機關典型案例。
聚焦企業反映強烈的虛假訴訟、違法“查扣凍”等重點領域打出“組合拳”,共辦理涉民營經濟民事監督案件11745件,提出監督意見7866件。針對金融監管、稅收徵管等領域存在的監管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問題,向有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319件。與法院、人社、工會等有關單位,建立協作機制103項。
對民生類錯誤生效裁判、執行案件提出監督意見3160件。幫助和支持農民工、老年人、婦女兒童等訴訟能力弱、確有困難的特殊羣體依法有效行使訴權,提出民事支持起訴意見17354件。
持續開展虛假訴訟監督,向法院提出抗訴或檢察建議5103件。深入開展專項監督,聚焦民間借貸、勞動爭議、企業破產等重點領域,對25起重大案件掛牌督辦,依法提出監督意見。加大對生效裁判、調解書的監督力度,共向法院提出抗訴2851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3976件。
依法對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督,共提出糾正審判活動違法檢察建議7914件,採納率達98.94%。深挖民事案件背後違法犯罪問題,共移送違紀違法犯罪線索285件,直接立案偵查民事枉法裁判、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等瀆職犯罪38人,提起公訴27人。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指導各地接受人大專項審議57次,認真辦理意見建議795件。推進實施數字檢察戰略,研發推廣大數據監督法律模型,發現監督線索並提出監督意見1265件。突出基層隊伍建設,8人入選全國檢察機關民事檢察人才庫或調研骨幹,省檢察院虛假訴訟監督辦案組獲評全國檢察機關優秀辦案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