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績溪:強化科技引領聯合治超 守護區域安全成效顯著

貨運車輛非法超限超載運輸不僅嚴重毀壞公路、橋樑、污染環境,而且給人民羣衆出行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是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管理的一個痼疾。2024年以來,安徽省績溪縣將治超工作納入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的“重頭戲”,強化科技引領聯合治超,取得明顯成效。據統計,2024年,單位共出動執法人員4900餘人次,巡查源頭企業130餘戶次,精檢車輛5030餘臺次,查處各類交通違法案件150餘起,開展“源頭治超”“路警治超”“百噸王治理”等專項整治行動10餘次,卸載貨物4376.34噸。

績溪縣以遏制轄區貨車超載率與服務水平爲導向,以健全轄區治超監管體系、推動數據共享、推進治超智能化管理爲主要手段,投資330多萬元,對G233揚溪、S207煤炭山兩個動態治超檢測卡點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投資190多萬在S346瀛州段新建一處治超動態檢測卡點,並於2024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同時,整合現有治超管理資源,依託路警聯合治超平臺數據分析研判,積極探索完善非現場執法方式方法,做到路面執法與非現場執法有機結合,實現超限超載違法行爲發現智能化、證據採集自動化、執法手段精準化,精準打擊貨運車輛超載超限、惡意逃避檢測等違法行爲,鍛造了一隻“智慧治超”鐵拳,2024年累計非現場處罰72起。

績溪縣還積極創新機制模式,建立交通、交管部門聯合執法長效機制,實行固定站點+流動巡查+精準稽查“1+1+1”工作模式,以G233、S207、橋北線、橋和線等路段爲檢查重點,採取定時或不定時、定點或流動檢查以及夜查等方式開展路面聯合治超行動。依託臨溪、葛裡2個臨時路警聯合執法檢查點,利用路面電子監控系統,實行不定時網絡檢查,根據網上車輛流向情況,對貨運車輛流量大、涉嫌超限超載較多的路段開展針對性路檢,大力推行由交通部門負責稱重檢測、監督消除超限超載違法行爲、公安交管部門單獨實施處罰記分的治超聯合執法模式,使治超工作取得了更好效果。2024年,共上傳交通公安聯合治超登記案件120起,處罰惡意超限案件2起,成爲全縣聯合執法的典範。

在此基礎上,針對重點項目施工運輸車輛超限超載較多現象,及時約談施工企業,強化源頭管控,督促貨源單位合法生產、規範運輸。2024年,會同農業、市監、應急等部門按長效機制多次開展源頭治理專項行動,處罰源頭單位2戶次,發函、約談源頭單位和貨運企業20餘戶次。每月巡查重點貨源單位以及砂石生產銷售企業不少於10戶次,有效管控了源頭,保障了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績交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