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7個方面20條舉措 強化自然資源要素服務保障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合肥3月29日電 (胡雨鬆)3月28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就《關於強化自然資源要素服務保障若干政策舉措》(以下簡稱《政策舉措》)進行介紹。
自然資源是生存之基、發展之要、民生之本、生態之依。近年來,安徽省自然資源系統不斷強化政策供給,切實做好“保護”和“保障”兩篇文章。2024年,全省批准建設用地21.72萬畝,供應國有建設用地40.72萬畝,批地和供地總量居全國前列,有效保障了332個單獨選址項目用地、1745個批次用地需求。今年1—2月,全省批准建設用地9.19萬畝,供應國有建設用地5.21萬畝,總量分別位居全國第9、第6位。
爲進一步做好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服務,日前,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聯合發佈《政策舉措》,聚焦各地以及市場主體在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用地用林審批、優化土地供應利用方式、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等7個方面提出20條舉措。
在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用地用林審批上,安徽建立用地用林聯動審批機制,統一數據底圖,實現用地用林報件受理、審查、審批全流程業務融合。強化重大項目涉林要素保障,對建設週期較長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重點設施項目,將臨時使用林地期限提至4年。省級及以上重大建設項目、市級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地方急需民生項目,可申請使用省級統籌補充耕地指標。
在工業用地混合複合利用方面,安徽支持一類工業用地可混合物流倉儲、科研、商業等用地類型,二類工業用地可混合物流倉儲用地,並增設“新型工業用地”用地類型。
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用地需求保障上,安徽每年統籌10%的年度用地計劃指標,對包括人工智能等安徽省重大新興產業項目實行省級“兜底”、應保盡保。同時,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引領作用,合理預留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等領域產業化發展空間,支持市縣在國土空間規劃中謀劃未來產業先導區,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戰略性產業空間需求。
針對企業和羣衆急難愁盼的用地審批等需求,安徽提出支持工業用地混合複合利用、土地用途合理轉換,滿足企業多功能、多用途用地需求;支持用好點狀供地、入股聯營政策,保障鄉村全面振興產業用地需求;推行“交地(房)即交證”“抵押即交證”“全程網辦”等,提升不動產登記質效,滿足企業和羣衆各類辦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