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律辦事是黨員幹部必須堅守的原則

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是我們黨長期堅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必須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來不得半點虛浮。按規律辦事、按規矩做事,是黨員幹部必須堅守的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從“按規律辦事”的角度觀察產業佈局、指出發展癥結:“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也要解決不懂裝懂、自以爲是的問題,防止出現拍胸脯、拍腦瓜、拍屁股的‘三拍’幹部。”這要求黨員幹部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對規律的認知水平,加強規律的科學運用,使工作實踐符合客觀實際。

幹事創業應從現實條件出發,尊重客觀規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客觀存在的、本質的、相對穩定的聯繫,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且能夠被認識、把握和運用。按規律辦事,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努力使提出的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通俗一點說,就是“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有多大的鍋,就貼多大的餅”。一方面,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這是按規律辦事的前提。領導要有水平,水平從哪裡來?來自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另一方面,科學地運用規律。事物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並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正確運用客觀規律,就能推進事物的發展,進而更好地改造世界。

“會道者,一線藕絲牽大象;盲修者,千鈞鐵棒打蒼蠅。”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運用規律,是提高領導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創造政績的根本。遵循經濟規律追求高質量發展,遵循自然規律追求可持續發展,遵循社會規律追求包容性發展,這樣的政績纔會“含金量高”“時效性長”。然而,現實中,黨員幹部不會、不願按規律辦事的現象時有發生。例如,有的黨員幹部幹事熱情很高,但缺乏科學精神、求實態度,結果不僅沒有做出業績,反而帶來了一堆問題;有的黨員幹部習慣以老經驗機械應對新事物,以過去的思維定式看待新形勢,以老思路老辦法解決新問題,結果不僅事倍功半,甚至是南轅北轍、誤時誤事;有的黨員幹部違背規律,作決策時心中一團火、腦中一團麻,結果往往是一團糟。與之相比較,許多黨員幹部見勢早、謀事準、行動快,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各項任務。形成不同結果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能否老老實實按規律辦事。

對於黨員幹部來說,關鍵是要運用科學思維方式認識和把握事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並在此基礎上全面系統地提出解決問題的科學理念和有效對策。一是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特別是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觀察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善於從繁雜問題中把握事物的規律性、從苗頭問題中發現事物的趨勢性、從偶然問題中認識事物的必然性,進而不斷提高對事物的規律性認識水平,不斷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二是堅持實事求是。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要堅持從現實情況出發,根據變化的情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開展工作,做到“有多少湯泡多少饃”,“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三是加強調查研究。“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把調查研究作爲貫徹按規律辦事原則的重要途徑,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深入實際瞭解事物的本來面貌,把準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加強前瞻性謀劃和規律性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路徑。

知其理方能得其法,得其法方能善其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要有大幹快上的衝動,也就是不能不按規律辦事,急功近利、急於出成績。要把這種浮躁心理、急躁心態都壓下來,紮紮實實、踏踏實實地搞現代化建設。”黨員幹部只有在探索中找規律、在實踐中求真知,把握規律性、發現趨勢性、認識必然性,積極識變應變求變,深刻洞察時與勢、危與機、利與弊,唯實惟先、善作善成,才能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代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