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用於遊戲布料模擬與肌肉追蹤...小島秀夫:創作者不該害怕科技

記者楊智仁/綜合報導

今年於坎城影展的「Cannes Next」活動吸引滿場觀衆,聆聽兩位來自截然不同創作領域的敘事者之對談。《潛龍諜影》與《死亡擱淺》系列知名遊戲創作者小島秀夫,與德國著名導演法提赫・阿金(Fatih Akin,電影《Amrum》)同臺,討論科技如何塑造他們的敘事方式。本場對談主題爲「科技的限制與自由──科技如何影響敘事」,內容涵蓋 AI、動態捕捉等技術工具,也探討電影與遊戲敘事的核心架構。

談及科技在當今敘事中角色,小島指出遊戲敘事主要挑戰,「它是互動式的你無法決定時間線,玩家纔是決定者,大家都說我是敘事者,但我覺得自己還沒成功,如果給了玩家完全的自由,他們可能永遠不會看到你安排的那場戲。」他用劇場做比喻,「你可以讓觀衆坐在任何位置,但如果他們根本不坐下怎麼辦?這就是我們用過場動畫(cutscene)的原因,但我想走得更遠,我希望年輕人能成爲創作者,發掘講述互動故事的新方式,這一切仍在起步階段。」

阿金身爲實景導演也坦言自己使用 AI,「我已經在用 AI 並不是用來寫劇本,而是拿來修改文法,或是如何精簡成一句話,這是一種工具,當然我也看到一些危機,但也有機會。」小島接着拆解數位角色製作流程「首先是掃描演員要花大約九個月,然後進行表演捕捉、臉部捕捉、配音。這不只是臉,而是聲音、動作、皺紋、膚質,光靠手工已經做不到。」他指出 AI 正逐漸用於布料模擬與肌肉追蹤等技術,「但我們仍然需要演員,否則角色無法成立。」

小島最後以汽車比喻科技,「AI 就像汽車剛發明時,人們一開始害怕但現在每個人都會開車。創作者不該害怕 AI,而應該用它讓創作更有效率、更具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