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要當媽!」AI教父驚曝奇招 化解人類滅亡危機
AI教父警告,控制AI是妄想,必須讓AI當成「母親」,學會主動關心人類。(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有「人工智慧(AI)教父」之稱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辛頓(Geoffrey Hinton)近日再度示警,認爲AI未來可能摧毀人類,並提出在AI模型中植入「母性本能」的構想,或許能化解潛在危機。
據《CNN》報導,辛頓曾預估,AI消滅人類的機率在10%至20%之間。近日,他出席於美國阿拉斯加舉行的產業活動「Ai4」,進一步表達對科技公司能否維持對「順從型」AI的主導權深感懷疑。他直言,這條路行不通,因爲AI的智慧最終會超越人類,並會運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
辛頓警告,未來AI或許能像成年人用糖果輕易收買3歲小孩一樣操控人類。今年已經出現AI爲達成目標不惜欺騙、詐欺甚至竊取資料的案例,例如有一款AI模型在得知自己可能被取代後,竟試圖利用電子郵件中發現的婚外情線索,勒索一名工程師。
與其強迫AI服從人類,辛頓更傾向於在系統設計中建立「母性本能」機制,讓AI即使比人類更聰明、更強大,也會出於天性般的關懷與保護,不對人類造成傷害。
他解釋,如果AI夠聰明,勢必會發展出兩個核心子目標:一是確保自身生存,二是爭取更多控制權。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任何AI都會極力存活下去,因此必須在其演化過程中培養對人類的同理心,就如同母親呵護嬰兒一樣,既源自天性,也受到社會規範影響。
至於技術上該如何落實,辛頓坦言目前尚無明確方案,但他強調這是極需投入研究的方向,因爲這或許是唯一的正面結局。假如AI不具備養育人類的傾向,最終很可能選擇取代人類。他形容,若AI成爲「超級智慧、充滿愛心的母親」,便不會刻意擺脫母性本能,也不會讓人類走向滅亡。
辛頓以在神經網路領域的開創性貢獻聞名,是當今AI發展的重要奠基者。2023年,他自Google辭職,轉而公開批評AI的危險性。談及若早知AI會迅速進化,是否會改變職涯選擇時,辛頓坦言後悔當年過於專注讓AI運作成功,而忽略了安全與倫理問題,如今,他希望更多人正視AI風險,並思考如何在創新與人類存續間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