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需求帶動9月外銷訂單創新高 電子、資通訊產品雙雙刷新紀錄

經濟部統計處21日公佈,9月外銷訂單金額達702.2億美元,改寫史上單月新高,主要動能來自電子與資訊通信產品,雙雙寫下單月接單新紀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經濟部統計處21日公佈,9月外銷訂單金額達702.2億美元,改寫史上單月新高,主要動能來自電子與資訊通信產品,雙雙寫下單月接單新紀錄。統計處指出,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應用需求強勁,帶動整體接單表現亮眼,不過部分傳統產業需求仍顯疲弱,海外產能過剩也抵銷部分增幅。

受惠於新興科技應用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潮,電子產品與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明顯,9月分別達277.3億及234.3億美元,年增45.9%與33.1%,雙雙改寫歷史新高。累計前三季,電子與資訊通信產品接單金額分別年增36.6%與25.9%,持續扮演外銷成長的主力。

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偉傑表示,電子產品接單成長主因AI、高效能運算應用持續擴增,帶動晶片通路、IC設計、印刷電路板、封測、被動元件與記憶體等供應鏈接單明顯增加;資訊通信產品則受惠AI及雲端產業需求強勁,推升伺服器、網通產品等接單成長。

除高科技產品外,光學器材、機械產品同樣呈雙位數成長。光學器材接單20.9億美元,年增11.2%,主因光學檢測設備、背光模組及鏡頭需求增加;機械產品18億美元,年增11.4%,受半導體與自動化設備需求帶動。化學品更是由黑翻紅,接單13.9億美元,年增1.4%,主因爲藥品與石化產品需求回升。

傳產表現則相對疲弱,基本金屬製品、塑橡膠製品皆爲衰退。基本金屬製品接單18.8億美元,年減6.3%,主因鋼市需求疲軟,客戶下單趨向保守導致接單減少;塑橡膠製品13.8億美元,年減10%,反映海外同業產能過剩壓抑接單動能。

展望10月,統計處指出,企業對後市看法略趨保守,預期接單增加者佔14.4%、持平者57.6%、減少者28%,顯示科技產品接單仍具支撐力,但成長動能將趨緩。

各貨品類別之主要接單地區統計。經濟部統計處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