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投資熱潮 2026續高燒

隨AI使用範圍擴大和應用普及,相關資本支出將繼續增長。圖/freepik

牛津經濟研究最新報告指出,AI人工智慧投資熱潮顯著提振美國經濟,其效果遠大於其他已開發國家,預期此趨勢將在2026年持續下去,鞏固美國相對於其他主要已開發經濟體的成長優勢。大型科技公司的資本支出預測明年呈現上升趨勢,主要支出多在於電腦設備支出,推動美國電腦產量的激增,同時也刺激了墨西哥、越南和臺灣的資通訊產品出口。

由於目前的數據顯示,全球AI方面的投資成長不如1990年代的整體成長動能明顯,其中,AI人工智慧的採用率呈上升趨勢,但仍處於較低水平。已出手的大型科技公司,很大部分是由自由現金流提供。牛津團隊表示,此項觀察顯示,隨着AI使用範圍的擴大和應用的普及,資本支出將繼續增長,未來仍有成長潛力。

牛津研究團隊指出,美國科技業的投資熱潮,創造亞洲經濟體的出口成長三年來全部是由電腦和半導體推動。國際間一直強調臺灣是亞洲AI資本支出熱潮的主要受益者,這一趨勢至今仍持續。基於美國需求龐大,牛津經濟研究院2025年9月就將臺灣2026年GDP成長預測從2.1%上調至2.8%,AI相關投資和淨出口應爲2026年GDP成長,貢獻0.7個百分點,也高於先前的預測。其中,半導體板塊的銷售收入相當於臺灣名目GDP的11%,今年上半年年增26.7%,比上一週期的平均增速高出10個百分點以上。

臺灣今年上半年固定資本形成總額(GFCF)實際年增16%,牛津團隊估算爲15年來的最快增速,其中半導體機械進口延續了上半年至第三季的強勁勢頭,2025年前八個月年增長近90%,顯示產能擴張方面的投資持續成長。從投資角度來看,製造業中與電子相關的投資估計佔GDP的7%~10%,其中,人工智慧相關投資約佔GDP的0.9%~2.5%。

儘管牛津對臺灣高科技產業的短期前景持樂觀態度,但川普政府商討中的232關稅,牛津團隊提醒,可能會暫時抑制AI投資熱潮,增加經濟衰退的風險;抑或削弱美國在AI領域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