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藏挑戰!緯創:專業須更「多角化」才能避免被取代

緯創。記者吳康瑋/攝影

代工大廠緯創(3231)近年受惠AI巨浪加持,營收表現持續繳出亮眼的好成績,而團隊爲因應來自全球市場的龐大生產需求,也不斷努力擴充旗下各廠區的人力資源;面對不斷襲來的AI巨浪,緯創內部資深處長遊智凱,近日也給出實際的建議,他認爲,未來的科技人才在專業技術上,惟有朝「多角化」方面來調整、並發展,才能避免遭遇因「自身的專業」過於單一,而被AI取代的情形。

據悉,由國立高雄大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與國際高階經營管理在職專班共同主辦的「2025 AI 跨域導入與實戰經驗座談會」,近日在高雄林皇宮樂宴廳舉行。活動邀集高雄市經濟發展局與臺灣塑膠、羣創光電、臺達電子、華泰電子、緯創資通等產業代表,分享人工智慧政策、應用成果與跨域合作經驗,並就AI對產業發展、人才培育與勞動市場的衝擊展開深入交流。

事實上,此次會議聚焦於多項重要議題,包括:政府AI補助與產業聚落髮展、企業AI專案推動實戰經驗、AI應用前景,以及人才培育策略。而衆人除了實際討論「價值導向」的Roadmap,也點出市場企業,應該去評估有哪些業務流程可以協助AI發揮最大效益,並以最少時間成本着手。其次則討論到「組織與人才」,並討論如何讓業務部門參與Agent設計,以及培養他們成爲AI操作專家,也展現AI在南臺灣發展生態圈中的關鍵角色。

而在技術架構準備方面,衆人則討論到企業運行時所需的「模組化、可擴展的平臺」等重點。專家認爲,採用多模型切換、API架構和Agent UI元件。資料治理與可用性也很關鍵,需要強化資料清洗、自動標註、向量化,以驅動多流程、多模型應用。而用戶接受與改變管理也是一大挑戰,需要推動co-design模式,引入可觀測Agent行爲與手動介入設計,增進用戶信任。

最後衆人也討論到AI治理與風險控管、監控Agent決策、避免偏差、風險評估、管控等不同的議題,不僅推動了高雄及南臺灣AI生態圈的持續成長,也讓AI成爲推動產業升級與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

2025AI跨域導入與實戰經驗座談會。國立高雄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