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入畫!英國藝術家馮.沃爾夫致敬晶片之島 首展在高美館揭幕

英國藝術家馮.沃爾夫特展作品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圖/高市府提供

英國藝術家馮.沃爾夫(Von Wolfe)擅長結合AI科技與油畫創新實驗,今年首次大型回顧展在臺展出,他形容「像把伊甸園搬進科技島」,他說,AI所使用關鍵晶片多來自臺灣,沒有臺灣,就沒有人工智慧,選在臺灣首展別具意義,希望觀衆在作品中看見自然、科技與人類記憶多重辯證,透過藝術思考未來世界模樣。

市長陳其邁指出,非常榮幸能讓馮.沃爾夫將跨越30年、近70件創作歷程放在高雄呈現,馮.沃爾夫是「藝術家與哲學家的混合體」,善於以古典語彙對話當代科技,將文藝復興、現代主義與 AI 的語言重新編碼,以震撼性視覺效果呈現未來想像。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這次展覽是一場「燒腦又令人過癮」的藝術實驗,觀者在觀賞過程中不只是欣賞畫作,更被迫重新思考科技在文明史中的角色,特別是在AI時代下,人類如何與機器共同創造文化。

高美館館長顏名宏說明,特展花園堡壘帶有臺灣意象從大航海時代的花園島到今日在科技供應鏈中關鍵堡壘位置,是自然與科技交錯隱喻。

馮.沃爾夫首次踏足臺灣,即被高美館與周遭綠地的開放空間深深吸引,建築與環境融合的樣貌激發了他對伊甸園的想像,因此將「花園」作爲展覽的主視覺核心,同時以堡壘象徵科技帶來的保護與挑戰,藝術是穿越文化、時間與科技限制的語言,而臺灣正是一個最能代表這種跨越的地方。

爲讓民衆更貼近藝術思考,高美館也推出研究出版、全年齡導覽手冊、教育活動與AI體驗區,其中跨界打造的AI互動作品,讓觀衆能將自己的影像轉換成馮.沃爾夫畫風的虛構角色,體驗藝術與科技共創的過程,特展自11月15日起展至2026年4月19日。

英國藝術家馮.沃爾夫特展作品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圖/高市府提供

英國藝術家馮.沃爾夫向高雄市長陳其邁介紹作品。圖/高市府提供

高雄市長陳其邁盛讚馮.沃爾夫擅長結合AI科技與油畫創新實驗。圖/高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