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融入大學生活/沒有GPT「畢不了業」!旅法留學生笑談生成式AI:未來生活無法與它分離
製圖/聯合新聞網,圖/受訪者以勒提供
課業、生活無所不在!留學生曬日常:有問題就馬上向GPT求救
以勒自認是生成式AI的「重度使用者」,就讀奢侈品管理與行銷這個報告頻繁的科系,他經常使用AI輔助課業,但不會到完全依賴它,而是透過GPT提供方向,再接續處理。由於AI難以精準控制字數與細節,若要繳交紙本報告,以勒會先請GPT分析作業要求,再整理大綱;也因爲AI的語速和用詞較爲僵化,在進行口頭報告前,他會先生成初稿再修改,讓內容更貼近自己的表達和老師要求。此外,繫上也有許多非制式化課程,例如手作、繪畫設計圖等,無法完全使用AI完成,最多隻能請GPT協助發想靈感,「你如果真的很依賴AI的話,還是可以去想辦法用它做出來,但我覺得這些蠻有趣的,就會自己去操作,或者請AI給我一點idea再去發想」。
生活中,GPT的身影同樣無處不在,「其實不管任何大小事,各方面的問題,只要一想到我就會馬上問」。小到動漫情節、VPN連線問題,大至股票投資、國際議題,以勒都會打開手機向GPT請教,「我會問它動漫作者爲什麼要這樣描寫;或者現在美國的關稅政策,對臺灣會有什麼影響」。但以勒表示,僅會把AI的迴應當作參考,對任何事物還是有自己的評判標準。
個人技巧曝光:善用指令與角色設定 讓AI成爲助力而非偷懶工具
長期使用之下,以勒發現GPT有時會迎合使用者,即使對方提出明顯錯誤的觀點,也可能給予認同。因此,他會先要求GPT分析、查找資料後,再回答自己詢問的問題,並允許AI指正自己的錯誤:「我希望它不要單純爲了迎合我去回答問題,會告訴GPT可以去反駁我任何觀點」。另外,他也會利用角色設定來應用在不同情境,例如想談心時,會下達「請以一個專業心理諮商師的角度和身分分析我的問題」;想討論股市時,則會要求「假如你是巴菲特會怎麼看」,讓迴應更貼近需求。
在語言學習上,以勒也有具體應用經驗。赴法留學前,他透過GPT輔助學習法文,但並非從零開始,而是在使用語言學習APP一段時間後,遇到較生澀難懂的內容才向GPT求助。他會告訴GPT自己目前的學習階段,請它生成表格,列出文法與單字可能的應用情境,甚至幫忙出考題加強練習,讓AI成爲學習的輔助工具。
生成式AI盛行下產生的落差 同儕、教師對GPT態度大不同
以勒觀察到,身邊同儕在使用GPT的方式也有落差,即使是同一份作業,生成的結果都會因提問方式、語氣和用詞精確度不同而有所差異。他回想起某次團體報告的慘痛經驗,有同學直接使用GPT生成數據,竟然出現「巴黎有2300萬位喜好二次元的人」這種荒謬數字,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這個情況令他哭笑不得,也忍不住感嘆:「用AI做作業沒問題,但不要影響到別人」。
而校內老師對使用AI的態度各異,有些課程鼓勵適度使用,有些則建議限制,大多數老師也會檢查作業中的AI成分,「但我覺得這都很合理,你完全照抄就根本什麼都沒學到」。以勒認爲,隨着學生普遍使用AI,作業完成度和精準度提高,老師的評分標準也可能相應受到影響,學生更需要仔細確認內容的正確性,避免完全仰賴生成式AI工具。不過他也打趣地說:「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堂很難的課,叫我完全不能用AI的話,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就讀法國里昂商學院的以勒,目前是奢侈品管理與行銷系的碩士生。圖/以勒提供
「依賴不見得是壞事」 透過問題大小評估使用與驗證策略
「我覺得會變得依賴它,但好像不全然是壞事」,以勒表示,GPT能即時幫他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對他而言確實有幫助,也能從中學到不少東西。
以勒提到,在使用AI時還是要看問題的重要程度:「看它是大議題,還是小問題」。對於小問題快速詢問就好,也的確節省時間;但當遇到大議題,例如需要精確數據時,他會把AI生成的內容多方比對,複製到其他AI工具檢查或查證資料,以確保答案正確。他也強調,AI提供的答案不總是精確,有些細節或刁鑽的問題仍需自行判斷。
因此,以勒指出使用AI仍需保留獨立思考能力,至於要怎麼做,還是得由個人定奪,「它可能會給你一個很好的建議,但是這個建議不一定在你身上是最好的」。對他而言,AI是一個便利工具,但不可能完全取代自己的判斷。
會像國中學歷一樣普及 以勒:未來已無法與AI分離
就讀奢侈品管理與行銷系的以勒認爲,文組學生最大優勢的在於「創意」,這是AI目前無法完全取代的層面,仍需要「人」下指令,才能產出精美或精確的作品。他直言,AI對學生的衝擊並不侷限於文組,「各方面的人都會面臨AI威脅,工科生也可能被『取代』」,核心關鍵還是要學會如何運用。
至於對奢侈品產業的影響,以勒認同AI的確能取代部分功能,例如透過掃描NFC晶片快速辨識奢侈品的真僞;但他強調,該產業更重視故事包裝與情感連結,「那些部分肯定還是要以人爲主」,因爲客戶嚮往的是沉浸式體驗,而非只靠幾臺機器提供資訊。他也補充,品牌經營難以單靠AI完成,背後仍需龐大的管理與行銷團隊,「這就是文科生的優勢,不管是管理或行銷,很多時候還是要靠人的創意去發想」。
談及給大學新生的建議,以勒笑着說:「我會跟他說:『趕快去註冊會員』」。在他看來,生成式AI已經成爲生活與學習中無法分離的一部分,「因爲很難完全不再使用AI了,我覺得當個原始人應該也是蠻困難的」。他認爲,與其想像沒有AI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及早適應、學會共存,畢竟「現在的生活沒有辦法跟AI分離,它就像是國中學歷一樣,你不可能沒有(相關技能)」。
就讀法國里昂商學院的以勒,目前是奢侈品管理與行銷系的碩士生。圖/以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