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驅動下的“軟硬件協同”,天弘基金解析機器人與計算機投資機會

系列熱點事件催化下,近期,資本市場對機器人、計算機行業的關注持續升溫,相關板塊行情表現活躍。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申萬計算機行業近一個月漲幅6.44%、萬得機器人主題指數漲幅超過10%。

不僅如此,在AI驅動下,計算機及機器人板塊今年以來都頗受資金青睞。其背後的長線邏輯有哪些?近日,天弘中證機器人ETF基金經理祁世超表示,機器人板塊的投資邏輯可從產業階段演進、AI深度融合、智能化升級與資本市場催化四大維度展開,其核心在於從“技術概念”向“規模化落地”的跨越。計算機方面,天弘中證計算機主題ETF基金經理洪明華則認爲,計算機板塊的長線價值源於技術迭代的持續性、自主可控的必然性與場景融合的廣泛性,其核心是“硬科技突破+產業數字化”的共振。

人形機器人進入0到1的突破期

祁世超介紹,機器人產業正經歷從傳統工業機器人向科技屬性更強的人形機器人方向升級的關鍵階段。而人形機器人當前正進入從0到1的突破期,接近量產臨界點,未來一旦進入量產階段,將複製新能源早期“需求爆發-訂單擴張”的成長路徑,進入到從1到n的快速擴張期。

作爲AI硬件環節潛在空間最大的應用方向,機器人尤其是通用型人形機器人成熟後,將滲透至製造業、服務業、家庭等多個領域,重塑生產與生活模式,市場空間巨大。祁世超指出,類似智能汽車L1-L5的發展邏輯,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也將沿着“等級提升”的路徑發展。目前機器人正從人機協同向AI驅動的高智能體升級,隨着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未來將向具身智能方向發展,通過輪式設計等折中方案適配更廣泛場景,擴展應用邊界。

在祁世超看來,政策端對機器人產業的支持也在持續加碼,國內多地將機器人列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技術研發與場景試點。產業資金層面,頭部企業加速佈局。資本端,國內機器人團隊正通過IPO、收購等方式尋求登陸A股,形成“產業發展-資本流入”的正向循環。

廣闊發展前景下,機器人目前的落地情況如何?祁世超介紹,工業場景是機器人落地最成熟的領域,尤其在汽車製造等規模化生產場景,國內製造業水平已接近海外,國產替代邏輯明確。而人形機器人的突破點在於“柔性製造環節”,目前國內車企已開始試點,未來將逐步替代人工“保留地”。商業場景的機器人應用已從“概念展示”轉向“實際落地”,典型場景包括酒店配送、餐飲服務等。此外,機器人拳擊、運動大會等娛樂場景也成爲潛在方向,商業化進程加速。家庭場景落地仍需時間,需解決經濟性、安全性與續航問題。

“機器人的商業化需經歷‘技術驗證-小批量試點-規模化量產-全場景滲透’階段,當前還處於技術驗證向小批量試點過渡階段。核心挑戰在於智能化水平(高端芯片卡脖子、大模型融合需進一步訓練)、安全性(避免對人造成傷害、算法風險防控)、續航能力(固態電池落地是關鍵)、經濟性(依賴供應鏈整合降低成本)四大環節,需重點觀測技術突破與成本下降進度。”

祁世超介紹,機器人產業鏈的博弈,主要聚焦於核心硬件國產替代與軟硬件協同優化上,A股企業在細分環節已具備競爭力,長期將形成“自主可控”生態。“通過規模化生產、供應鏈整合與技術迭代降低成本,國內機器人有望複製新能源車性價比優勢,頭部企業的量產進度與ToC銷售佔比是關鍵觀測指標。隨着核心部件國產替代(如減速器、傳感器)的推進,疊加政策補貼與資本支持,國內機器人在成本端的優勢將逐步顯現,有望在中低端市場快速替代海外產品,再向高端市場突破。

三大邏輯驅動計算機板塊長線投資

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智能化”,而這一能力的實現高度依賴計算機領域的技術突破,因此,計算機板塊亦成爲活躍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核心賽道。談及其投資邏輯,天弘中證計算機主題ETF基金經理洪明華認爲,計算機板塊的長線價值源於技術迭代的持續性、自主可控的必然性與場景融合的廣泛性,其核心是“硬科技突破+產業數字化”的共振。

洪明華介紹,計算機行業本質是技術創新的演進史,每一次技術突破都推動行業跨越式增長。當前核心創新聚焦兩大方向:生成式AI(大模型從輔助工具升級爲自主創造工具、算力側重數據中心與芯片升級)、智能駕駛(L3 級商用落地)。技術創新的加速迭代,將爲行業提供持續增長動能。

自主可控方面,信創產業是核心載體,已從1.0(黨政領域)、2.0(金融、能源等關鍵行業)演進至3.0(全行業規模化替代)階段。伴隨國內企業在覈心技術上持續突破,國產替代已從“0到1”的技術突破進入“1到n”的規模化落地階段,長期有望脫離政策依賴形成自我循環。

計算機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日益緊密,下游需求呈現“多點爆發”特徵。例如,AI大模型在金融、醫療、教育、製造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此外,部分國產產品已實現出海,未來憑藉性能與成本優勢,海外市場空間將持續擴大。場景的廣泛性與出海潛力,也爲行業提供了增量市場。

洪明華認爲,生成式AI是計算機板塊的核心賽道,當前已形成“算力-模型-應用”的國產生態閉環,應用端已從“效率工具”向“生產力”轉化。智能駕駛是計算機與汽車產業融合的核心賽道,2025年有望成爲L3級商用元年,技術突破、成本下降與政策破冰形成三重驅動。信創產業方面,則進入“政策強支持+技術好用+生態完善”的共振期,從“行政驅動”向“市場驅動”轉型。

作爲業內較早深耕指數基金的基金公司,天弘在這兩大板塊均有產品佈局。wind數據顯示,計算機ETF(159998)是全市場計算機類ETF規模最大的產品,截至8月8日,該ETF最新流通份額爲38.17億份,最新流通規模超35億元;機器人ETF(159770)則是深市跟蹤該標的的規模最大產品,最新規模爲66.17億元,年內份額飆漲290.56%,穩居同標的產品第一。

風險提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指數基金存在跟蹤誤差。計算機ETF跟蹤相同標的ETF共2只,機器人跟蹤相同標的ETF共5只。

— 證券市場週刊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