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敲警鐘 大學外語系吹整並風

受少子化衝擊及AI興起等環境變遷影響,各大學都有「重理工、輕人文」的趨勢,語文科系招生不易。(本報資料照片)

受到少子女化衝擊及AI興起等大環境變遷影響,外文系招生警鐘已敲響,繼淡江大學將「西、法、德、俄」4系整併爲歐語學系後,文化大學也合併英文系、法文系與俄文系爲歐美語文學系,並將於9月迎來新生。如此做法不僅發生在臺灣,大陸理工科老牌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早在2023年10月便公告撤銷「英語相關等6科系」。學者坦言,外文系發展困境源於就業不理想,畢業生薪資偏低,再加上AI興起,更加速相關科系整並與消失。

AI技術進步神速,有專家就預言不少工作可能將被AI取代,像是翻譯員,也因此外語學系近年招生常亮紅燈,如111學年度大學分發缺額最高1824名,佔比高達 62.47%;到了112學年度大學分發,缺額依舊高達703人,以26.78%的比例位居該年度缺額亞軍學羣。

今年度的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分發結果,同樣以73.19%位居最低名額的志願選填率,低於熱門的數理化學羣90.77% 、工程學羣90.67%將近兩成左右。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執行秘書、成大教務長沈聖智坦言,各大學都有「重理工、輕人文」的趨勢。

虎尾科技大學語言中心教授王文仁表示,近年在大學入學的各學羣中,外語學羣名額使用率雖不是最低,卻一直在倒數前3名徘徊。外在因素很多,包括翻譯軟體、AI興起外,最主要的因素在於雖然人人都需要學習外文,但只會外文已經不夠,也沒有必要專門去念外文系,再加上文史哲與外文科系在就業市場的薪資偏低、工作機會相對較差,更是加速相關科系整並與消失。

至於文大歐美語文學系,校方說明,合併英文系、法文系與俄文系3系之後,整並後的第一屆新生將在9月入學,原3系舊生的畢業證書依舊載明入學時系所,114學年度入學新生的畢業證書纔會印上歐美語文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