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技助力 桃園污染管制成果豐
桃市府以科學決策、數據治理爲主軸 推動多項全國及全球首創措施 呵護市民的呼吸健康
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推動AI環境污染辨識系統,成效卓越。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提供
近年空氣品質議題已成爲全民關注的焦點,桃園市政府結合地方獨有的產業與環境特性,展現前瞻的科技治理能力,推動多項全國及全球首創的污染管制措施,包含:AI環境污染辨識系統、校園空氣儀表板、固定污染源操作參數連線監控(CPMS)管控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排放工廠。憑藉這些尖端科技應用搭配源頭減量措施,桃園市的空氣品質持續呈現顯著改善趨勢,有效守護市民的呼吸健康,更爲宜居永續的城市願景奠定堅實基礎。
爲提升城市環境治理效能,桃園市政府率全球之先以機器視覺技術打造「AI環境污染辨識系統」做爲城市環境治理新模式。該系統包含施工揚塵智慧灑水管理系統、機動車輛智慧偵測辨識系統、判煙辨識系統、水色辨識系統、環境衛生辨識系統、營建路污辨識系統及排氣管辨識系統等7項AI子系統,用於保護空氣及河川品質、環境衛生及機車噪音等四大領域管制。實行2年來,藉由人機合作的模式已輔助環保局稽查告發違規廠商2,100萬元,稽查效率提升55%。此外,此係統積極參與國際智慧城市競賽,提升桃園在城市環境治理國際能見度,113年已榮獲4項國際競賽5座首獎肯定。
針對幼敏族羣,桃園市也展現積極作爲,113年選定桃園區3所國小,全國首創設置校園空氣品質儀表板,提供校園師生即時觀看細懸浮微粒(PM2.5)狀況,並提供防護措施建議。此外,儀表板特別採用機器人造型設計,不僅拉近與師生及民衆的距離,每日午間時段還會播放桃園市優良環教繪本,將環境教育融入日常,讓學童從小培養環保意識。115年將累計完成72所國小,總服務學童數可達8萬名以上。
桃園市自113年全國首創針對揮發性有機物(VOCs),也就是許多工廠臭味的來源,推動「固定污染源防制設備操作參數連線監測系統」(CPMS),建立全時智慧監控機制,陸續完成前三批納管,其中第三批包含膠帶製造業、凹版印刷業、PU塗布業及銅箔基層板製造等73家業者、76個製程。此次公告的第四批列管對象,預計在一年內完成連線,屆時桃園市對揮發性有機物(VOC)高污染潛勢行業的全時監控覆蓋率將達90%,顯著提升污染防制即時性與效能。
空氣品質的提升仰賴公私協力,才能達成最大的效益,桃園市政府以「科學決策、數據治理」爲主軸,擴大AI與IoT科技應用,提升環境治理的效能並守護幼敏族羣,爲市民打造一個健康永續的宜居城市。(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