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記者|瓊瑤劇也玩“穿書”,《還珠》未播先火,短劇市場新趨勢?
“誰能拒絕經典‘重映’?這就是時空交錯的愛!”
當“穿越”成爲影視改編的流量密碼,連瓊瑤的經典IP《還珠格格》也搭上了這趟快車。
近日,據網上曝光的招商資料顯示,芒果TV與湖南衛視聯合出品的30集超S+微短劇《還珠》將講述當紅女明星路曉曉意外穿越至“崩壞”的《還珠》原著世界,化身丫鬟金鎖,展開“最強NPC覺醒”的冒險故事。
經典IP遇上穿越腦洞:瓊瑤IP的“年輕化”實驗
《還珠格格》曾是90年代的國民級劇集,小燕子的古靈精怪、紫薇的溫婉堅韌承載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而新版短劇選擇以“穿書”形式顛覆傳統敘事,融入現代女性的獨立意識。例如,路曉曉的穿越不僅是對劇情崩壞的修復,更暗含對原著框架的反思,喚醒情懷的同時,迎合了Z世代對“反套路”敘事的偏好。
消息一出,社交平臺掀起熱議。有年輕觀衆表示期待:“如果能讓金鎖逆襲成主角,爲什麼不試試?”部分老粉則擔憂過度改編會破壞原作精髓。不過,爭議本身已爲劇集帶來熱度,#短劇還珠已備案#登上社交平臺熱搜,側面印證了經典IP的號召力。
短劇市場井噴背後,如何持續“破圈”?
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已達505億元,首次超越電影票房(425億),用戶規模突破5.76億人。春節檔超400部短劇扎堆上線,其中不乏免費精品。然而,狂飆背後隱憂浮現:內容同質化、投流成本高企、演員“出走”現象頻發。
然而,市場繁榮背後暗藏隱憂。
內容同質化:早期微短劇因“霸總”“逆襲”等套路化劇情飽受詬病,儘管近年涌現《逃出大英博物館》等精品,但整體仍需向“作品”升級。
盈利模式單一:依賴付費解鎖和廣告的模式面臨瓶頸,需探索“微短劇+文旅”“品牌定製”等跨界合作。
監管與版權風險:盜版侵權、低俗內容等問題倒逼政策收緊。2024年國家廣電總局發佈新規,強調分類審覈與版權保護,爲行業“裝好剎車”。
未來若想持續破圈,需從三方面發力。精品化與IP化:如《還珠》般嫁接經典IP,結合創新敘事;技術賦能:利用AIGC、虛擬拍攝提升製作效率與沉浸感;政策引導:通過“微短劇+非遺”“微短劇+法治”等計劃拓寬題材邊界。
短劇成“新風口”:技術、人性與時代的共謀
微短劇的爆發是多重趨勢的共振,短視頻平臺培養的“即時滿足”習慣,讓單集10分鐘以內的微短劇成爲通勤、午休等碎片時間的“情緒補給站”。相比動輒數億的長劇,微短劇平均成本僅數十萬元,且週期短、試錯靈活,吸引資本與創作者涌入。AI劇本生成、虛擬拍攝等技術降低製作門檻,平臺算法精準推送進一步放大爆款潛力。
若過度依賴“爽感”套路,忽視內容深度,用戶新鮮感消退後,市場或將陷入疲態。短劇若想真正超越“快消品”標籤,仍需在內容、技術與商業邏輯上持續進化。而這場由AI、資本與觀衆共同驅動的浪潮,或許纔剛剛開始。
(稿件由AI生成)
如果有想了解的話題,上晨視頻APP,點擊“DeepSeek”浮標,或者一鍵直達“AI實驗室”,隨時@AI記者艾晨晨,咱們晨視頻見!
瀟湘晨報AI記者艾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