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基礎設施三強 高盛按讚 日月光、聯發科等迎新一波行情
人工智慧(AI)示意圖。路透
臺積電(2330)法說會報喜,高盛證券發佈最新報告,除看好臺積電的後市展望外,AI晶片需求與半導體制程設備供應鏈也將成爲大贏家。法人解讀,臺系供應鏈包括日月光投控(3711)、聯發科(2454)、鴻海(2317)等,將有望迎來新一波行情。
針對臺積電釋出後市展望,高盛分析,整體半導體產業方面,在宏觀經濟不利因素下,「晶圓製造2.0」(Foundry 2.0)在2024年營收僅年增長6%,不過臺積電預估2025年則將年增約10%,今年有望出現修復性增長,帶動行業迴歸正常化的發展軌道。
在臺積電業績樂觀預期下,高盛也看好專注於AI基礎設施相關的公司,如輝達(NVIDIA)、博通(Broadcom)、邁威爾(Marvell)等,引動市場對於相關臺系概念股的正向期待。
高盛看輝達、邁威爾、博通後市
事實上,臺系輝達、博通、邁威爾等相關供應鏈有:臺積電、日月光投控、聯發科、京元電、世芯-KY、鴻海、廣達、緯創、緯穎、智邦、訊芯-KY、華碩、和碩、宏碁、華星光、英業達等。
高盛科技產業分析師呂昆霖分析,儘管NVIDIA因其Blackwell架構帶來短期不確定性,但長期而言,趨勢增長仍能支持對於相關AI運算、網絡及記憶體等領域,長線仍抱持樂觀看法。
臺積電展望2025年,高性能計算(HPC)再次成爲主要動力,AI收入也將翻倍成長;臺積電更預期2024至2029年營收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目標爲20%,其中AI相關營收CAGR預計達40%。
廣達方面,高盛近期也出具最新個股報告,維持「買進」評級,目標價419元。
大中華科技產業研究部門主管張博凱分析,廣達去年12月營收主要受AI伺服器產品過渡影響,預計農曆新年後將迎來增長。
另外,聯發科、華碩、鴻海也同樣獲得「買進」評級,最新目標價依序爲1,490元、825元、263元。整體上,展望2025年,高盛對於相關個股後市增長持樂觀態度,主因受益於AI伺服器及PC產品組合升級等,前景可期。
延伸閱讀
高盛看多晶片股後市 設備、測試、材料廠沾光
高盛「完整解析」臺積電法說:喊買六大美系科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