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對數據的需求如何與監管平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這樣說
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茲今天出席論壇,探討「不確定性、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Uncertain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ustainability)」。記者黃義書/攝影
AI 技術快速發展,如何平衡創新與監管成爲關鍵議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倫・舒爾茲(Myron Scholes)今天指出,AI 帶來的數據安全與監管挑戰不容忽視,政府在推動 AI 應用時,必須兼顧資訊透明與隱私保護,雖然法規可防範資安風險,但過度監管恐抑制技術發展,應透過加強基礎建設與調整法規來確保市場穩定與安全;此外,他也談及AI對教育與ESG的影響,呼籲政府、企業與學界攜手合作,在創新與責任之間尋求平衡。
臺灣師範大學、工商協進會、Taiw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Stanford今天共同邀請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榮譽教授舒爾茲來臺,探討「不確定性、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Uncertain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ustainability)」。
舒爾茲因共同開發布萊克-舒爾茲期權定價模型(Black-Scholes Model) 而獲得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該模型提供了一種精確計算金融衍生品價格的方法,奠定了現代金融工程的基礎,並廣泛應用於投資組合管理、風險評估與市場預測。
除了學術貢獻外,舒爾茲亦活躍於金融業界,曾擔任對衝基金與投資機構顧問,並致力於應用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技術提升投資決策的準確性。他的研究對於應對市場動盪、金融風險管理及全球經濟永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麥倫・舒爾茲演講結束後,與臺師大、臺科大學者共同與談,他指出,AI帶來的數據安全與監管挑戰不容忽視,在政府部門推動AI應用時,如何兼顧資訊透明與隱私保護,是當前面臨的關鍵問題,監管機構雖然希望透過法律規範防止數據操控與資安漏洞,但過度監控可能抑制技術發展,導致創新受阻。他認爲,未來應建立穩固的基礎建設,並透過調整法規來確保市場穩定與安全。
在教育變革方面,學者提問,AI將深刻影響未來的學習模式,若學生投機取巧不寫論文、報告,都使用AI生成甚至抄襲呢。麥倫・舒爾茲說,未來教學模式改變是必然的,過去由老師指導學生獲取知識,現在應開放讓學生互相討論,激發創意,也要訓練學生辨別不尋常,讓學生髮現自己不會與不足之處。
針對ESG議題,舒爾茲指出,現行法規僵化且變動緩慢,難以即時應對企業永續發展的需求,AI可以協助分析財務揭露、環境保護及碳排放數據,提高監管效率,另外,他也強調,企業不能將社會成本轉嫁給大衆,而應主動承擔責任,才能確保ESG政策能夠真正落實。
綜合來看,AI技術的發展不僅影響產業運作模式,也牽動社會治理與政策規劃。舒爾茲指出,政府、企業與學術機構應共同努力,在創新與監管、教育改革與社會責任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以確保AI發展能真正造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