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顯學 復旦文科招生腰斬…學者:溝通「軟技能」也需要
中國多所高校重點培養AI先進人才,上海復旦大學啓動深度改革,文科招生比率將腰斬至20%。(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多所「雙一流」高校近日宣佈2025年本科擴招信息,重點培養AI(人工智能)等領域「國家戰略需求」先進人才。不僅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瞄準AI擴大招生,復旦大學更宣佈將進行一場「大手術」式改革,將文科招生比率從30%至40%壓縮至20%,原有的工科學院拆分爲6個創新學院,並增設「新文科」,意味着以文科見長的復旦大學文科招生幾近腰斬。
據快科技報導,復旦大學將在建校120週年之際,啓動一場名爲「教育教學3.0版」的深度改革,大幅調整學科佈局,建構文、理、醫、工「四輪驅動」的全新教育格局,推動學術發展模式的全面升級。這項改革被視爲復旦大學面臨的「第三次機會」,標誌着該校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另一個重大突破。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表示,在AI時代,教育的核心已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或技能訓練,應更着重於培養學生理解、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考和創新能力。此次改革將圍繞積體電路、智慧機器人與先進製造等領域,將工科學院拆分爲6個創新學院,「新工科」將強調從基礎研究「0」到成果轉化,「原來複旦做從0到1,現在要做從0到10」。
金力表示,該校文科招生的比率會從原來的30至40%降到20%,還會有大量的「新文科」出現。他認爲,一個成熟的社會,文科比理科更重要,但在目前時代背景下,「文科需要多少大學生?」,「對我們來說,文科一定要做得非常精,你必須是所在領域裡最頂尖的人」。
據微信公衆號「新潮」分析,高校學科調整並非突如其來,早在2023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宣佈撤銷「英語」等6個本科專業,校方稱這是學科優化設置的需要;此外,中科大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設置的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科技傳播系、科技哲學系等雖是文科專業,但也緊密貼閤中科大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爲主的理工科人才培養定位。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中國近10年本科專業調整範圍不斷擴大,在撤銷數量方面,設計學類專業最多,其後是工商管理類、電子信息類、公共管理類,可見文科專業裁撤力度較大。文科大撤退是AI浪潮下高校擁抱智能技術的結果,也是AI對就業帶來顛覆性影響的次生影響。
但報導也指出,AI時代,人文學科其實大有可爲。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王春超認爲,AI發展對擁有卓越溝通協調能力等「軟技能」的人才需求也同樣強勁。只是,文科人才培養急需大刀闊斧的創新、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