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衆神之戰”:對抗“星際之門”,扎克伯格要建“普羅米修斯”

Meta正在發起一場史無前例的戰略轉型,以扭轉其在基礎模型競賽中的落後局面。

7月15日據華爾街見聞,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週一表示,將投資數千億美元建設幾座大型數據中心,其中首個數據中心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預計將於明年投入使用。

據報道,Meta正在效仿xAI,採用更靈活、建設速度更快的“帳篷式”數據中心設計,並同時在俄亥俄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秘密建設兩個“吉瓦級”(GW)的超級計算集羣,項目內部代號分別爲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和亥伯龍(Hyperion)。

在創始人扎克伯格的親自推動下,這家年現金流高達千億美元的廣告巨頭正不計成本地重金投入算力基礎設施和頂尖人才,旨在追趕並超越OpenAI等競爭對手,其核心目標直指“超級智能”。

算力爲王:從“帳篷”到“吉瓦級”集羣

爲了快速獲得海量算力,Meta已將過去十年的數據中心建設藍圖束之高閣。

據報道,扎克伯格決定再次革新戰略,擁抱一種將建設速度置於首位的全新設計。這種受xAI啓發的“帳篷式”結構,採用預製電力和冷卻模塊以及超輕型結構,犧牲了部分冗餘(例如備用柴油發電機),以求儘快讓GPU集羣上線運行。

爲實現這一目標,Meta正在推進兩項龐大的基礎設施項目:

這些舉措的目標非常明確:讓Meta在人均算力資源上從“GPU貧乏”轉變爲“GPU極其富有”,使其訓練算力規模能與OpenAI等頭部實驗室相匹敵。

Llama 4之殤:覆盤技術與戰略根源

Meta的激進轉型,源於其Llama 4 Behemoth大模型的失敗。在Llama 3一度引領開源模型浪潮後,這次失敗使Meta的聲譽受損。

據報道,失敗的技術根源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報道認爲儘管Llama 4本身失敗了,但Meta仍通過模型蒸餾技術,將其知識遷移到更小的Maverick和Scout模型中。

彌合差距:豪擲千金與戰略收購

在重整算力基礎設施的同時,扎克伯格將戰略重心轉向了另一個關鍵要素:人才。他深知Meta與頂尖AI實驗室之間的人才差距,因此親自負責爲一個全新的“超級智能”團隊招募成員。

據報道,Meta爲頂尖研究員開出的薪酬方案通常高達4年2億美元,部分關鍵崗位甚至收到了被拒絕的10億美元級別報價。

這一策略不僅是爲了吸引人才,也是爲了擡高競爭對手的用人成本。近期加盟的知名人士包括前GitHub CEO Nat Friedman,以及與Ilya Sutskever共同創立SSI的Daniel Gross。

在人才策略之外,戰略收購成爲另一大支柱。對Scale AI的投資被視爲關鍵一步,遠非“退而求其次”。

據分析,此舉直接針對Llama 4暴露出的數據和評估短板。

Scale AI的創始人Alex Wang及其專精於模型評估的SEAL實驗室將爲Meta帶來急需的能力,尤其是其開發的推理模型評估基準HLE(Humanity’s Last Exam),將有力彌補Meta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