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需求帶動電子業加班 製造業工時連15月正成長

主計總處14日公佈8月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工時統計,8月平均總工時爲172.4小時,月減8.3小時、年減7.9小時,主因工作天數較少。不過,平均加班工時卻略增至8.8小時,月增0.3小時、年增0.2小時,顯示企業仍透過延長工時維持產能。

累計今年前8月,平均總工時爲168小時,略低於去年同期的168.4小時。其中,正常工時減少0.7小時,但加班工時增加0.3小時,主計總處分析,企業多以固定人力搭配加班方式,應對訂單波動。

就加班費觀察,8月全體受僱員工平均加班費爲2,404元,月增4.11%、年增3.75%;累計前8月平均加班費爲2,377元,年增5.64%,爲近三年同期最大增幅。顯示部分製造業訂單穩定,僱主以加班調節生產需求。

細分行業別,製造業8月加班工時平均17.3小時,月增0.3小時,已連續15個月呈現正成長。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加班工時高達29.6小時,連26個月正成長,創下1980年6月以來新高;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制品製造業加班工時15.5小時,亦爲連13個月正成長。

相較之下,傳統產業加班時數則明顯下滑。傢俱製造業8月加班工時僅5.6小時,年減4.6小時;橡膠製品製造業4.2小時,年減3.6小時;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14.6小時,年減2.9小時;基本金屬製造業20.1小時,年減2小時,反映傳產接單仍顯疲弱。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AI與高效能運算等創新應用需求仍強,加上iPhone 17上市帶動電子產品備貨潮,使電子業加班持續上升。至於石化、基本金屬與汽車零件等傳統制造業,雖受關稅政策與外需影響,但仍須視個別廠商體質而定,並非全產業皆面臨衝擊。

服務業中的高薪族羣則是「金融保險業」一枝獨秀,去年該行業平均每位受僱者每月總薪資(薪資加獎金、加班費)高達10萬7348元,比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平均每月10萬2150元還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