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旭股份董事長:爭取較早走出週期,雙面率之爭即將終結

光伏業內最早“All in BC(背接觸電池技術)”的愛旭股份(600732.SH),正處在關鍵十字路口:今年一季度,其經營現金流轉正,N型ABC組件銷量達4.54GW,同比增長超500%,超出市場預期,強勁勢頭在全行業需求放緩大背景下尤爲搶眼。但與此同時,愛旭未能從全行業虧損陰霾中倖免,一季度淨虧損3億元。

據澎湃新聞了解,由於行業洗牌仍深不見底,金融機構對光伏企業貸款慎之又慎。置身寒冬,銀行的資金支持力度是否有變化?如何應對高負債風險?近日舉行的SNEC光伏展期間,愛旭股份董事長陳剛對澎湃新聞作出迴應。

“一季度我們出報告的時候,市場很意外,我們的經營現金流轉正了、銷售增長了,經營狀況可以說在行業是一枝獨秀。在其他同質化企業還沒有好轉的情況下,我們的經營情況給了銀行很大的信心。我們現在的經營狀況是很正常的,也感謝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支持。”他說道。

2024年財報及今年一季報顯示,愛旭股份的負債率約85%。

對此,陳剛向澎湃新聞解釋稱,愛旭在2024年得到了政府現金補貼。“這個現金補貼在財務上變成了負債,所以我們的實際負債率相較於行業其他企業虛高了9%左右,實際上那是補貼計入了負債類科目中的遞延收益,變相拉高了負債率。”

他強調,未來將通過幾種途徑降低負債率:一是盈利,二是資本市場,三是新的生產基地將通過愛旭控股、與其他企業合資合作提高有效產能,預計明年ABC組件產能達到50GW左右。“希望到明年,即便是算上9%偏高遞延負債的情況下,我們也很有信心能夠把負債率降到75%以下。”

儘管TOPCon技術仍佔據行業主流,但BC陣營逐步起勢,自去年以來規模持續擴大。除愛旭股份、隆基綠能之外,協鑫集成、通威股份等多家企業宣佈改建BC電池產線、發佈BC產品。

陳剛介紹,愛旭從2016年開始研究BC,但ABC組件真正起量是去年三季度。“去年三季度之前全世界都說做BC不行,所有人都不敢買。後來客戶用完之後不錯,所以三季度起來了,從三季度以來一直是滿產。一季度消化庫存後,二季度沒什麼庫存可出、加之產能有限,因此銷量有可能沒有一季度多。但隨着歐洲訂單佔比的提升,二季度的利潤有機會顯著改善。”

陳剛表示,愛旭不會一路追高產能,高毛利產品和高價值市場更關鍵。愛旭的目標海外銷售結構是歐洲、澳新日韓等高價值市場佔比在65%左右,國內佔35%。

“我們爭取今年大幅改善經營狀況,成爲較早走出光伏週期的企業。”他說。

針對BC產品頗受競爭者詬病的雙面率和成本問題,愛旭股份高級副總裁盛健對澎湃新聞等媒體稱,下半年由愛旭濟南工廠推出的新品將採用新的0BB技術,電池設計端也會有些變更,到年底ABC組件的雙面率預計達到80%,與TOPCon持平。 屆時,ABC組件的成本也基本能與目前主流的TOPCon持平。“我們預期到2026年,BC在成本上的競爭力會逐步體現出來,這纔是完全體現出BC價值和競爭力的時候。”

“雙面率之爭已經達到頂峰,但未來3年、5年或者10年之後,這個指標很難有人再去關注。如果正面效率再提升2%、3%,雙面率就不需要考慮。”陳剛認爲,雙面率之爭即將走向終點,光伏技術接下來將重回單面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