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題材加持 臺股中小型基金錶現出色 近三月漲近25%
臺股中小型基金,帶勁。聯合報系資料照
川普關稅7月大限揭曉,全球股市再掀波瀾,不過,回顧4月初該議題爆發以來,各市場及基金歷經急跌後再度重返漲勢,甚至超越關稅戰爆發前高點,其中以臺股中小型基金的多頭復原力最強,近三月上漲近25%最爲亮眼。
根據理柏資訊投信投顧公會分類統計,檔數超過五檔的基金類型近三個月績效當中,以臺股基金表現最爲突出,其中,中小型基金平均漲幅24.9%,高居所有類型之冠,其次是科技類24.1%、一般股票型22.1%、上櫃股票型12.8%,臺股一般股票平衡型16.3%亦擠進前五名;海外股票型基金則以美國股票型、日本股票型、亞洲區域股票型基金居前三甲,近三個月累積報酬各有12.7%、12.2%、10.6%。
美股7日受新關稅名單出爐衝擊全面收黑,四大指數單日跌幅創近三週以來之最,導致亞股8日早盤全面開低,不過尾盤跌幅收斂甚至由黑翻紅,臺股以近平盤作收,月線、年線均失而復得,目前點位已超越4月2日關稅戰爆發前水位。
投信法人表示,關稅談判進入拉鋸戰,仍將是影響股市第3季變動的不確定因子,不過,AI需求熱絡仍將支撐臺股表現,建議可透過主動式操作的臺股基金,搭配定時定額或金複合等母子基金投資法,掌握各類產業投資機會。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趙建彰表示,整體而言,觀察到AI供應鏈獲利表現超出預期,帶動相關產業及個股明顯反彈,進一步挹注大盤及基金表現亮眼,預估臺股後續仍有表現空間,除了以AI供應鏈爲佈局主軸之外,也會分散佈局於中長期趨勢成長的中小型股及內需等傳產題材。
富邦投信指出,隨美國對各國對等關稅即將塵埃落定,第4季基本訂單有望將陸續釋出,對產業而言,訂單能見度與營收將爲一大助益。
此外,即將開始的美股財報季,也會是未來股市關注的重心,整體第3季審慎樂觀,臺股下半年可望進入尋找明年成長型行業及企業模式;方向上,科技領域仍將是資金焦點,中小類股有望接棒大型股演出。
而在持續看好AI帶動CCL、散熱、光通等族羣,在可預見的未來,晶片的規格提升也須搭配這些零組件的升級才能配合出最好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