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痠痛貼布1次貼逾6片竟解黑便休克 部桃:這成分影響胃腸道

部桃肝膽腸胃科醫師提醒痠痛貼布過量,會影響健康。記者鄭國樑/攝影

60歲婦人長期肌肉痠痛,習慣買痠痛貼布及服止痛藥,有時甚至一次貼超過6片,沒想到日前竟因解黑便、低血容積休克在家中浴室昏倒。家人發現後緊急將她送衛福部桃園醫院急診,檢查確認胃潰瘍合併出血,幸好透過熱凝固治療成功止血,並配合禁食與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PPI)治療,休養一週後順利出院。

桃園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黃柏諭表示,痠痛貼布是現今社會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必備藥品,其主要成分水楊酸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能有效減輕痠痛,不過痠痛貼布潛在風險是對胃腸道的影響,NSAID會抑制體內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在保護胃黏膜方面扮演關鍵角色,一旦其合成受阻,胃黏膜保護力下降,便會增加胃潰瘍、胃炎甚至胃出血的風險。所有藥物都需經肝臟代謝、腎臟排出,長期過量使用止痛藥物,也會加重肝腎負擔,進而影響其正常功能。

桃園醫院護理師林鈺潔表示,解黑便屬於上腸胃道出血的警訊之一,過量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導致胃潰瘍或炎症,長時間下來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負擔。建議民衆使用貼布時勿超過建議劑量與時間,大部分痠痛貼布的藥效持續約6至8小時,不建議長時間貼在同一處,應遵循仿單建議,每次使用不超過8小時,且一天不應貼超過安全劑量,避免藥物過量吸收。

部桃表示,若因病情需要並用止痛藥與痠痛貼布,應諮詢專業醫師而非濫用止痛藥物,一旦出現吐血或解黑便等情形時應儘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痠痛貼布是暫時緩解症狀的輔助工具,絕非萬靈丹,唯有正確、謹慎地使用,並尋求醫療專業協助,才能真正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