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過敏性休克!”面部泛紅,嘴腫成“香腸”!吃水蜜桃竟遭一劫
來源:健康杭州
飢餓感說來就來!16歲的小芹(化名)舉着半顆水蜜桃剛咬完,突然發現鏡子裡的自己——
“啊啊啊,媽——”
面部泛起如火燒般的潮紅,嘴脣也腫成“香腸”模樣,脖子更是密密麻麻布滿了風團狀皮疹,呼吸時喉嚨裡還發出尖銳刺耳的哮鳴聲響。
“吃個桃子咋成這樣了?”
家人趕緊駕車趕往蕭山區第二人民醫院。
診室裡,小芹的血壓已經跌成“過山車谷底”,急劇降至85/50mmHg,而心率卻飆至120次/分。
“這是過敏性休克!”
醫生隨即給予腎上腺素注射,同時通過靜脈滴注糖皮質激素和抗組胺藥物進行治療,並同步開展吸氧與補液措施。
經過2個小時的緊張救治,小芹的症狀逐漸緩解,生命體徵也逐步恢復平穩。
桃子爲啥會引發過敏?
經過專業的過敏原檢測,結果顯示小芹對桃子表皮絨毛中的Pru p3蛋白呈強陽性反應。
Pru p3蛋白是引發桃過敏的“罪魁禍首”,主要存在於桃的表皮和桃毛中,果肉中含量較低。
該蛋白屬於非特異性脂質轉移蛋白(nsLTPs)家族,是一種小分子量蛋白,具有耐高溫、耐消化酶分解的特性,即使經過烹飪或消化系統處理,仍可能保持致敏性。
Pru p3蛋白一旦進入人體,便會激活免疫系統中的IgE抗體,進而觸發過敏反應。
不僅如此,Pru p3蛋白還會引發交叉反應,如與蘋果、梨、櫻桃、杏等水果裡的LTPs相互作用,導致“口過敏綜合徵”;與花粉(如樺樹花粉)過敏原結合,形成“花粉—食物過敏綜合徵”。
過敏致生死危機與三個因素有關
“過敏星人”注意,過敏症狀有輕有重!
輕度時表現爲口腔、嘴脣瘙癢,出現皮疹;
重度時則會出現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甚至引發過敏性休克。
需注意的是,過敏性休克若未在5分鐘內得到救治,死亡率可超30%。即便搶救成功,也可能留下腦損傷等後遺症。
小芹從“輕微發癢”發展到“生死危機”,與三個關鍵因素密切相關。
一是空腹狀態,這使得過敏原能更快地進入腸道,被免疫系統識別爲“入侵者”;
二是新鮮水蜜桃表皮絨毛密集,Pru p3蛋白含量是加工桃製品的10倍以上;
三是劑量累積效應,首次接觸時免疫系統已產生特異性IgE抗體,二次接觸便會觸發免疫風暴。此前吃桃子就嘴角輕微發癢,但這並未引起小芹的重視。
如何與桃子和平共處?
高危人羣篩查:有輕微桃過敏症狀者,建議進行皮膚點刺試驗或血清特異性IgE檢測;
徹底洗淨桃毛:用軟毛刷蘸鹽水刷洗表皮,或削皮食用(但可能損失部分營養);
避免交叉接觸:處理桃子後需徹底洗手,勿用同一刀具切其他水果;
警惕運動誘發:部分人進食後運動會加重過敏(食物依賴運動誘發過敏症)。
供稿:蕭山區衛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