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康國賓遭女律師硬剛“十年漏檢”,創始人曾揭露體檢行業亂象

女律師體檢10年未提示風險,結果被查出癌症晚期。這樣看似“離譜”的事情,將知名健康管理機構愛康國賓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日前,北京執業律師張曉玲向媒體訴說了自己的遭遇。2013年至2023年,其在愛康國賓體檢了10年,雙腎體檢結果一直都是“未見明顯異常”,從來沒有被檢查出患癌風險。

但2024年在另外一家醫院檢查時,張曉玲的身體狀況卻被發現異常。進一步檢查後,張曉玲於2024年10月被確診爲“透明細胞型腎細胞癌”。至2025年2月,其又被確診爲“腎癌骨轉移”。

張曉玲諮詢專家後認爲,腎癌和骨轉移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愛康國賓存在“漏檢”、“誤檢”問題,並質疑愛康國賓的體檢是“假體檢”。

7月17日下午,雷達財經就此事聯繫到張曉玲。張曉玲向雷達財經表示,2013年至2023年,她本人全是在愛康國賓位於北京西三旗和西直門的兩個門店體檢。直到2024年10月,她因爲腰疼問題去北大康復體檢,查出囊腫問題,進而一路體檢下來,查出癌症晚期。

同日晚上,愛康國賓就此事發表公開聲明稱,會就此事請第三方權威機構以及專家來進行論證分析,最終以第三方權威機構以及專家建議爲準。

7月18日,愛康國賓再發二次聲明稱,愛康經過內部醫療團隊緊急調查及外聘專家的第三方覈查,確認愛康在對張女士的腎臟的檢查中,不存在漏診或誤診情況,更不存在張女士所稱“假體檢”。

雷達財經注意到,愛康國賓曾有過一段長達5年左右的美股之旅,這段旅程於2019年正式畫下句號。愛康國賓退市後,身爲公司掌舵者的張黎剛還曾在去年提出三年收入破百億的宏偉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張黎剛此前曾公開批評過體檢行業的亂象,但愛康近年來卻也頻頻捲入遭消費者質疑體檢準確性的爭議漩渦。而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也有不少消費者就此向其發起過投訴。

十年體檢不識癌?愛康國賓遭質疑“假體檢”

此番公開向愛康提出質疑的張曉玲,目前在京展律師事務所工作,同時她還是北京律師協會的一名成員。

據張曉玲透露,北京律師協會每年都會採購體檢機構的體檢卡供協會成員選擇。因爲離家近比較方便的緣故,從2013年開始,她每年都會選擇在愛康國賓體檢。

張曉玲告訴雷達財經,她本人在愛康國賓的體檢報告顯示,有一項體檢內容叫做腫瘤標誌物篩查,內容是先初步篩查身體的一些腫瘤,再根據彩超的影像結果確定是否患有腫瘤。但她的彩超結果沒有顯示異常,腫瘤篩查的數據也都是正常。

她回憶道,在2022年之前的體檢報告中,其雙腎檢查結果始終顯示“未見明顯異常”。即便到了2023年,體檢報告雖提示右腎出現“鈣化竈”,但愛康國賓的醫生告知她這屬於正常情況,無需特殊處理。

直到2024年,北京律師協會新採購了北大醫療康復醫院的體檢。因爲距離更近,2024年10月,張曉玲轉而選擇去北大醫療康復醫院進行體檢。

張曉玲向雷達財經補充道,2024年8月份以來,她一直腰疼,但因爲平時工作繁忙,一直到10月份,她才得空去體檢。

後續,在北大醫療康復醫院,張曉玲被查出了右腎囊腫。幾天以後,該院給她打了電話,建議她去別的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同年10月,張曉玲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被確診爲“右腎透明細胞癌”,進行右腎摘除手術後,病理結果最終確診爲“透明細胞型腎細胞癌”。

2025年2月,由於術後身體依舊不適,張曉玲又到國外的醫院進行了檢查,結果被確診爲“腎癌骨轉移”,而且骨轉移已經達到了四期即晚期程度。

於是,張曉玲在同年2月17日進行了手術。幸運的是,手術非常成功。“我現在想想(病情惡化)真的超級快,一個月之內我可能就會沒命了”,回憶起這次經歷,張曉玲不禁向雷達財經感慨道。

術後,身體有所恢復後的張曉玲回顧查病以來的遭遇,“越想越不舒服”。她直言自己咽不下這口氣,要爲自己維權。

基於前述提到的這些情況,張曉玲提出質疑,其認爲愛康國賓在體檢過程中只是隨便填了一個數字,並沒有真正進行體檢篩查,“不然的話,(怎麼會)上來檢查就是晚期了?”

愛康回應:“內部覈查及外部專家評估確認無責”

7月4日,張曉玲向愛康國賓發出律師函,函件裡要求對方在5日內提供其體檢時的血液檢測標本及數據、相關技術合法性證明以及檢驗人員資質證明。

張曉玲向雷達財經透露,在這之後,愛康國賓始終未回覆她。直到16日晚上,愛康國賓的律師給她回電,公司律師表示已經收到律師函,會在慎重研究之後給予答覆。

7月17日下午,雷達財經致電愛康國賓詢問此事,對方表示其已經將問題上報,後續將由專業人士進行回覆。

7月17日晚間,針對近日捲入的風波,愛康國賓發佈官方聲明稱,愛康集團總部在接到張女士的投訴信息後,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對張女士的歷年體檢報告與檔案進行了覈查與分析。

愛康國賓進一步解釋稱,愛康的體檢報告真實記錄體檢者當時的檢查結果。體檢沒有檢測到有可能按照當時使用的檢測手段與在那個時間段確實無法檢測到,最終要以實際情況來鑑定。

愛康國賓指出,在張女士的2023年10月的體檢報告中,愛康提示“右腎鈣化竈,左腎錯構瘤可能”。張女士對外公佈的2024年11月在北京某醫院的病理報告中顯示的標本大小在3.3cm×3cm×3cm,分期爲pT1aNxMx,明確診斷爲腎癌早期,不是晚期,報告中沒有診斷骨轉移。根據以上的第三方的學術研究,從2023到2024年的一年中,該標本的大小在癌症的增長速度範圍內。

愛康國賓表示,對於愛康對張女士的體檢結果是否存在問題,愛康將和張女士一起委託第三方權威機構及專家來進行論證分析,最終以第三方權威機構及專家意見爲準。

7月18日早上,雷達財經就愛康國賓發佈的聲明詢問了張曉玲,張曉玲稱,“昨天有媒體發給我了,愛康沒有發給我,也沒聯繫我,今天我會對這個聲明迴應的,一個聲明一半的廣告,這個企業也真夠不要臉的”,並表示自己稍後會迴應。

同日晚間,愛康國賓再次發佈聲明稱,愛康醫療團隊已完成對張女士的歷年體檢報告與檔案的核查,並聘請外部專家協助進行數據分析和評估,確認愛康對張女士的腎臟檢查不存在瑕疵,報告結論與腎臟超聲檢查實際情況一致,不存在對於腎臟檢查漏診或誤診情況,進一步確認愛康無責。

愛康還強調,其願意接受第三方權威機構的鑑定,併爲此承擔一切責任和法律後果。截至發稿,雷達財經暫未收到張曉玲的進一步迴應。

創始人曾抨擊行業亂象,此前數次陷入體檢準確性爭議

此次捲入爭議漩渦的愛康國賓,隸屬於愛康集團,是國內發展快速的可以提供體檢和就醫服務的健康管理機構之一。

雷達財經從愛康官網獲悉,截至2025年5月,愛康集團已在全國54大城市設有170家體檢、齒科與醫療中心。同時,愛康集團與全國200多個城市超過800家醫療機構建立合作網絡。

據愛康透露,每年其會爲約1000萬企業員工和個人,爲數萬家企業、保險公司、政府機關和百萬家庭提供了優質的健康管理與醫療服務。2024年,《財富》全球500強在華企業的230家,《福布斯》榜上中國規模排名前100強的89家都選擇了愛康。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4年4月,愛康國賓就曾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一舉成爲中國體檢與健康管理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2018年,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還曾在公開場合抨擊過體檢行業亂象,“行業裡邊也有真體檢、假體檢。也有我們一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把血倒掉了,直接給結果。爲什麼混得過去呢?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

不過,上市不到2年時間,愛康國賓便宣佈啓動私有化進程。直到2019年1月,愛康國賓正式從美股私有化退市,結束了長達約5年時間的納斯達克之旅。

告別資本市場後,愛康並沒有偃旗息鼓,反而向更高的營收目標衝刺。據新京報報道,2024年,張黎剛在公開場合表示,“我覺得我有信心能夠把愛康帶上一個臺階,我是希望三年之內,能儘快跨過100億元人民幣收入的門檻。”

然而,張黎剛爲公司立下高速擴張宏偉目標的背後,愛康國賓近年來卻頻頻陷入“體檢準確性”爭議。

天眼查顯示,截至2025年7月,愛康國賓全國多地的多個分支機構目前處於被吊銷或註銷狀態。而在其直接對外投資的120餘家公司中,多家公司曾因醫療糾紛、合同違約被起訴。

例如,2023年5月,北京愛康國賓西內門診部有限公司曾因買賣合同糾紛被起訴,原告訴稱要求支付體檢費138元、支付體檢漏檢致使不能及時休息治療反而入職上班造成的損失15萬。

2025年3月,上海愛康國賓外之灘門診部有限公司因紙質體檢報告中無已檢查的項目內容,存在執行《病歷書寫基本規範》、體檢報告質量管理制度時未落實的情況,被上海市黃浦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罰款2萬。

另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今年2月,一位李姓先生在愛康國賓旗下機構——合肥愛康卓悅門診部體檢時專門付費增加了胸部CT平掃,報告僅顯示“肺內結節、肺內炎症”,但醫生解讀報告時未作重點提示。

但僅僅幾個月後,該男士便因咳嗽就醫,隨後在安徽省胸科醫院確診爲左肺上葉惡性腫瘤(浸潤性腺癌)、左肺下葉惡性腫瘤(微浸潤腺癌)。

此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也有大量用戶曾向愛康國賓發起投訴。截至7月21日,愛康國賓在該平臺上的投訴量超過1220條,其中不乏消費者反映檢測結果不準確、與醫院複查結果相悖的情況。

例如,去年4月,有消費者投訴稱,當年3月22日,其在愛康國賓體檢,報告得出HPV33、52、68三個型號均呈陽性,但同年4月其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查hpv,這三個型號均沒有問題。

還有消費者發起投訴稱,2020年、2022年、2024年,當事人在常州愛康4年體檢3次,均沒有篩查出腎異常,但2024年體檢一個月不到卻被確診腎癌晚期,“愛康漏診、誤診,延誤了治療時間,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今年2月,該病人已經離世。

頻頻陷入爭議的愛康國賓,後續將迎來怎樣的發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