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巨頭擴雲端版圖 微軟採購澳企 IREN 算力 亞馬遜提供 OpenAI 使用伺服器
微軟3日與資料中心營運商IREN簽署一份將近97億美元的合約,將採購AI雲端運算能力。(歐新社)
微軟3日與資料中心營運商IREN簽署一份將近97億美元的合約,將向這家澳洲公司採購人工智慧(AI)雲端運算能力,併成爲這家公司的最大客戶。同日,亞馬遜雲端部門也宣佈簽下一份價值380億美元的合約,七年內將提供OpenAI數十萬顆輝達GB200和GB300處理器的使用權。
微軟與IREN簽署的這份五年合約,將提供微軟部署在IREN德州資料中心的輝達GB300處理器使用權。IREN並表示,已同意向戴爾科技(Dell)採購58億美元的必要繪圖處理器(GPU)和相關設備。
IREN執行長羅柏茲表示,一旦這份合約完全履行,預計每年可能帶來19.4億美元的收入。
這份合約只會用到IREN約10%算力,代表還有空間簽署更多合約和產生更多收入。和CoreWeave、Nebius、Crusoe和Nscale等公司一樣,IREN也是屬於被稱爲「新雲端」(neoclouds)的AI資料中心營運商,專供GPU算力給AI模型訓練與推論,這些公司正競相提供算力給Meta等超大規模雲端服務業者(hyperscalers),以及OpenAI等AI公司。包括IREN在內,這些公司許多都是以比特幣挖礦業務起家,並已分散部分算力投入AI。
IREN美股早盤股價大漲逾18%,戴爾股價漲2%,微軟則上漲1%。截至上週五,IREN今年來股價已飆漲逾500%。
和其他公司相比,微軟特別大量使用與這些公司的租賃合約,來支撐自身資源,以販售更多AI服務,以及支援OpenAI等客戶需求。微軟上週在財報會上表示,正努力確保足夠雲端算力,以完全滿足旗下Azure服務的需求。
不過美國頂尖避險基金的主管表示,科技大廠爲了主宰AI而展開的競賽,已演變成一場價格不菲的競爭,這可能使這些公司陷入類似賽局理論中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管理資產約370億美元的Davidson Kempner資本管理公司投資長約瑟洛夫,上週高盛Podcast節目「Exchanges」上表示:「你必須投資,因爲你的同業都在投資,如果你落後,你將無法得到更強的競爭地位。」但問題是,市場似乎以爲這些投資立即就能獲得回報。
約瑟洛夫表示,他不認爲AI是一時炒作,而是一種長期性的科技變遷。當初個人電腦從在美國普及到爲職場提升生產力,花了大約十年。網際網路從大衆化到帶來同樣效益,也花了約五、六年。因此,如果歷史不斷重複,那麼今天AI熱潮的經濟效益,也可能要再過幾年纔看得出來。他說:「因此,我的看法是,到了某個時點,是否會出現對AI的立場搖擺?投資人是否會擔心起這些資本支出究竟是怎麼投資的?」他說:「如果市場開始對投資AI能得到的假定報酬提出異議,會發生什麼事?市場會對這些報酬有多少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