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聯手亞馬遜雲端服務! 籤7年逾1兆元合約

▲OpenAI與AWS簽訂雲端運算合約 。(圖/路透)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美國人工智慧公司OpenAI近日與亞馬遜旗下雲端服務平臺AWS簽署一項爲期7年、總額達380億美元(約新臺幣1.17兆元)的雲端運算合約,標誌該公司在近期內部重組後,首次大舉投入雲端基礎建設,藉此推進其AI訓練與部署規模。該協議將爲OpenAI提供數十萬顆輝達(Nvidia)繪圖處理器,支援其AI模型的訓練與推理需求。

此舉凸顯整個AI產業對運算資源的極度渴求。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早前曾表示,公司計劃在全球建置達30GW的運算容量,約可供應2500萬戶美國家庭用電,總投資規模高達1.4兆美元(約新臺幣43兆元)。

根據亞馬遜與OpenAI公佈的內容,OpenAI將即刻開始使用AWS雲端服務,預計到2026年底前將啓用所有計劃中的雲端資源,並在2027年後保留進一步擴充的空間。亞馬遜也將部署數十萬顆AI加速晶片,包括輝達最新GB200與GB300系列,用於支撐ChatGPT等生成式AI產品的運作與訓練需求。

這項合約也被外界視爲對AWS的一項重大背書。在微軟(Microsoft)與Google大舉佈局AI市場之際,部分投資人曾擔憂AWS在這場競賽中落居下風。隨着AWS在9月季度財報中展現強勁增長,加上此次取得OpenAI合作,亞馬遜股價3日創下歷史新高,單日上漲5%,市值暴增1,400億美元(約新臺幣4.3兆元),延續此前近10%的大漲氣勢。微軟股價則在消息傳出後一度下挫。

市場研究機構PP Foresight分析師帕斯卡託(Paolo Pescatore)指出,「這是一筆極具指標意義的合作,明確證明AWS具備爲OpenAI提供所需規模的運算能力。」

奧特曼則表示,「拓展前沿AI技術仰賴龐大且穩定的運算資源。我們與AWS的合作將強化全球AI運算生態,驅動下一階段的AI應用落地。」

OpenAI與AWS的關係已不止於此。目前AWS平臺「Amazon Bedrock」已提供多款開放權重的AI模型供企業用戶選用,其中包含OpenAI的模型。不過奧特曼亦透露,最終希望能實現「每週新增1GW運算能力」的目標;但以目前每GW需逾4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算,該目標規模可謂天價。

OpenAI上週完成重大結構重整,不僅進一步脫離原本非營利組織的約束,也解除微軟對其運算資源供應的優先權。路透社報導,這也爲OpenAI未來可能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鋪路,預估估值上看1兆美元。不過,隨着AI企業估值飆漲、斥資規模突破1兆美元,華爾街已出現對「AI泡沫」的憂慮聲浪。

儘管微軟自2019年起即與OpenAI建立合作關係,並由此在AI戰場拔得頭籌,但雙方近年來也開始尋求分散依賴。除了AWS外,OpenAI也已啓用Google的雲端資源,並據傳與甲骨文(Oracle)簽下總額高達3000億美元的五年期雲端採購協議。

OpenAI的龐大投資承諾也引來分析師疑問,該公司仍處虧損階段,資金來源備受關注。根據路透社掌握的消息,OpenAI目前年營收動能可望在年底達到200億美元(約新臺幣6182億元),但虧損亦持續擴大。上週其亦宣佈與微軟達成另一項2500億美元(約新臺幣7.7兆元)雲端採購協議,作爲重整安排的一部分。這些天文數字般的支出,讓OpenAI的下一步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