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基建浪潮臺廠誰是真贏家?艾蜜莉:「這家」真的低調厲害
臺股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AI泡沫化聲浪再起,然而,不管是AI發展與投資卻仍不止步,臺廠相關供應鏈訂單、股價也跟着高飛,對此,達人艾蜜莉點名研華(2395),不僅被納入輝達(NVIDIA)供應鏈,也持續佈局AI與機器人題材,大讚是「真的低調厲害」。
艾蜜莉在臉書發文指出,最近看到研華正式成爲NVIDIA Jetson AGX Thor平臺的合作伙伴,而邊緣 AI 跟機器人這塊,感覺有機會悄悄成爲下一波的成長引擎。
艾蜜莉進一步表示,如果是幾年前,大家想到AI相關公司,可能第一個直覺還是臺積電(2330)、廣達(2382)、緯創(3231)這些伺服器族羣,但現在,看起來這些「後勤支援者」也一個個冒出頭來了!
艾蜜莉指出,研華的營運模式,其實從很早就開始轉型:從賣硬體,慢慢走到系統整合、到現在切入AIoT平臺,感覺就像是在產業裡打穩基本功,然後等着機會點爆發。
此外,這次和輝達合作的Jetson系列,說白了就是要讓未來的「AI機器人」能聽懂指令、動得更流暢、還能邊學邊調整。
艾蜜莉認爲,當市場還在炒 AI題材的時候,他們已經在把機器人、邊緣運算這些看起來很未來的東西「實際商轉」了。
艾蜜莉提及,研華目前的EPS、三率都算穩,再加上法說有提到產能調整和高毛利產品比重提升,算是這波AI浪潮中,少數沒被過度高估、但動能慢慢被看見的角色。
艾蜜莉也表示,以前講「成長股」可能都是看EPS狂飆那種,但現在有越來越多公司,開始走「穩穩賺,再推一點AI上去」的模式,這種股價也不會飆得太誇張,但反而比較耐看。
至於,艾蜜莉觀察,這次研華合作帶來的利多,不只在題材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在全球有實體據點+實際業務進行中。這樣的公司,一旦與輝達接上線,不只是合作一次產品,而是有機會綁一整條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