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斑蚊潛伏!雲林啓動防疫警戒區掃蕩孑孓

▲縣長張麗善呼籲鄉親落實「巡、倒、清、刷」,執行戶內外積水容器減量及孳生源清除,共同配合防疫措施,對抗登革熱。(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雲林報導

汛期將屆,夏季高溫多雨,雨後積水容器增加,加上氣溫炎熱,有利於病媒蚊孳生,增加社區感染與傳播風險。雲林縣衛生局在北港鎮老人會舉行「齊心孳清 家戶動起來」登革熱防治記者會,縣長張麗善親自示範教導滅孑「巡、倒、清、刷」四步驟,號召鄉親攜手齊力清除孳生源,消滅孑孓防治登革熱。

去年國家衛生研究院在北港鎮發現埃及斑蚊幼蟲,今年監測仍持續發現埃及斑蚊幼蟲。由於埃及斑蚊蟲卵最快6天羽化成蚊,喜好在室內棲息、好吸人血,散播登革熱效率高,具有更強的傳染能力。雲林縣目前無登革熱本土確診病例,縣府將持續針對北港朝天宮周遭人流熱區的8個高風險裡別,進行家戶內孳清及衛教里民防蚊知識。

▲雲林縣衛生局在北港鎮老人會舉行「齊心孳清 家戶動起來」登革熱防治記者會。(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縣長張麗善表示,過往防治重點多集中於戶外,然家戶內積水容器也是主要孳生源,卻因難以掌控、清除力有限而成爲防治死角。透過宣導讓鄉親知道室內、戶外都可能產生病媒蚊孳生環境,特別呼籲鄉親儘自己本分與義務,落實「巡、倒、清、刷」,執行戶內外積水容器減量及孳生源清除,共同配合防疫措施,對抗登革熱。

疾管署南區管制中心副主任陳紫君指出,國家衛生研究院近兩、三年偵測到埃及斑蚊擴及北港地區,爲避免於北港地區落地生根,疾管署這一兩年動員與雲林縣政府合作,尤其針對北港朝天宮附近八個裡別持續查覈,目前社區防治工作做得還不錯,沒有確定病例發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報告,去年全球登革熱確定病例有1400多萬例,創了歷史紀錄新高;在臺灣今年總共境外移入的確定病例有82例,也創下近六年次高。陳紫君呼籲,面對登革熱疫情內憂外患,不僅在北港地區甚至全臺各地,登革熱防治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不只要警覺,還要動起來。

衛生局曾春美局長提醒,暑假將近,民衆出國旅遊前往前述登革熱流行國家時應留意防蚊措施,穿着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派卡瑞丁或伊默克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出國返臺後,應自我健康監測14天,如出現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及活動史,醫療院所可透過NS1快篩輔助診斷,以利及早診斷治療。

另曾春美局長也提醒民衆,雲林縣針對查獲孳生源者,經複查無改善,將開立雲林縣政府孳生源改善通知書,經限期仍未改善,依傳染病防治法第25、70條規定,處罰鍰新臺幣3000~1萬5000元。請鄉親配合防疫,清除所有室內外的積水容器,落實容器減量。

▲縣長張麗善出席登革熱防治記者會表示,防治重點多集中於戶外,然家戶內積水容器也是主要孳生源。(圖/記者遊瓊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