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水質改善有成 河川污染指數連年降

高市府環保局近年來投入大量心力改善愛河水質,平均河川污染指數RPI由2020年的4.9降至去年的4.4,今年1至4月愛河各項污染數據也均優於去年同期,愛河水質改善成效顯著。(高市府環保局提供/洪浩軒高雄傳真)

高市府環保局近年來投入大量心力改善愛河水質,平均河川污染指數RPI由2020年的4.9降至去年的4.4,今年1至4月愛河各項污染數據也均優於去年同期,愛河水質改善成效顯著。(高市府環保局提供/洪浩軒高雄傳真)

愛河是高雄著名觀光景點,但先前卻因水質骯髒、臭氣沖天爲人詬病,因此,高市府環保局近年來投入大量心力改善愛河水質,平均河川污染指數RPI由2020年的4.9降至去年的4.4,今年1至4月愛河各項污染數據也均優於去年同期,愛河水質改善成效顯著。

爲強化愛河污染管制,並達到遏止污染水體行爲發生,環保局2020年公告劃定「高雄市愛河水污染管制區」,在管制區內只要有污染水體行爲,罰鍰最低3萬元,最高可達300萬元,針對列管事業最高可罰至2000萬元。此外,環保局也運用物聯網及AI強化監測及追蹤管理作業,共設有6處定期水質人工測站及3處即時水質監測。爲維持河面清潔,環保局定期實施河面巡查打撈清理漂浮垃圾,並攜手在地企業、社區及學校成立5支巡守隊提升流域巡察量能。

在環保局多重努力下,愛河河川水質呈改善趨勢,數據顯示,年度RPI由2020年的4.9降至2024年的4.4,改善10.2%。而今年1至4月RPI 4.25,相較去年同期RPI 4.29,改善率0.9%,生化需氧量(BOD)平均由8.32mg/L降至3.62mg/L,改善56.5%,氨氮(NH3)平均由5.76mg/L降至2.72mg/L,改善52.8%。

環保局呼籲,營建工程逕流廢水應確實沉澱處理,而小型食品業及攤販應設置油脂截留設施,勿存僥倖心態排放未經處理排的廢水,一經查獲污染排放行爲,將依法懲處,同時提醒民衆,應妥善處理垃圾,切勿隨手丟入河川,共同維護水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