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發展不可逆 拉回反而是定期定額佈局臺股基金及 ETF 良機

臺股本週受到三大利空夾擊,包括臺積電(2330)股價重挫、美股科技股走跌,以及外資大舉賣超,使得加權指數創高後出現劇烈震盪。由於AI發展爲長期不可逆趨勢,短線回檔反而提供投資人擇優佈局的契機,建議拉回可定期定額佈局臺股基金及ETF,爲未來AI與臺股的成長紅利預先卡位。

富邦投信指出,AI發展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AI的發展軌跡與過去的重大科技革命有許多相似之處,由網路泡沫與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軌跡顯示,雖然初期市場對獲利模式存疑,在此基礎建設上持續耕耘的企業,最終仍孕育出亞馬遜、Google與蘋果等產業巨擘。

同樣地,AI產業要成長,勢必仰賴高效能晶片、龐大的資料中心、散熱系統與高速傳輸零組件等基礎建設。即使部分AI新創短期無法獲利,相關硬體需求卻是持續且不可逆,投資於這些「賣鏟子」的公司,就像在淘金熱潮中投資製造工具的企業,風險相對較低,且能隨着整個產業的成長而獲利,長期風險相對可控。

富邦投信表示,儘管有研究指出爲數不少的AI公司尚未獲利,但科技巨頭如輝達(NVIDIA)、微軟、Google和亞馬遜等仍持續投入鉅額資金,相關資金的投入不僅在研發AI模型,更在積極建置超級電腦、資料中心,並將AI技術整合到其核心的服務中。短期內的股價波動,往往是市場情緒的反應,而非產業基本面的重大改變。對於長期投資人而言,當市場因短期利空而拋售時,反而提供了一個以較低成本買進優質公司的機會。

富邦投信分析,近期震盪正提供投資人重新檢視資產配置的好時機。臺股第2季財報表現,可發現AI產業爲臺股帶來結構性的成長機會,AI相關供應鏈企業今年盈餘展望不僅沒有下修,反而獲得上調,上修主要來自大型雲端服務提供商(CSP)上修資本支出展望與GPU的大改款帶動相關零組件迎接規格升級兩大因素。建議投資人透過臺股基金及ETF掌握產業趨勢的優勢,把握AI浪潮中具實質獲利能力的標的,包括AI半導體、電力供應(賣鏟子的公司)、伺服器與IC設計具有實質營收穫利的公司。

AI投資正處於「去蕪存菁」階段,具備長遠眼光的投資人,不妨趁市場回檔之際,透過臺股基金及ETF進行中長期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