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EV」外資喊進鴻海 股價創近18年新高

▲外資喊進鴻海,股價創2007年11月以來新高。(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AI趨勢讓鴻海不再只是單純「組裝廠」,紛紛調高目標價,尤其高盛報告一口氣將鴻海(2317)目標價上調至400元,近20個交易日外資敲進19萬張,持股比重從38.15%提高到39.29%,今(20)日股價開高走高,勁揚5%,上攻到238元,創下2007年11月以來新高價位。

高盛指出,鴻海爲輝達(NVIDIA)AI伺服器組裝與機櫃整合的核心合作伙伴,負責GB200、Blackwell系列產品,隨着AI伺服器需求爆發,可望帶動鴻海毛利率突破10%,併成爲未來三年最強勁的成長動能。

除了AI之外,鴻海電動車佈局有了新進展,旗下鴻華先進將於今年第四季推出Luxgen n⁵量產車型,正式敲開臺灣電動車市場大門;此外,蘋果預計2026年推出摺疊iPhone,成爲鴻海評價上修的重要助力。

鴻海進入「AI+EV」時代,外資財務模型推估,鴻海2025年每股盈餘(EPS)預估爲12.09元,2026年將大增58%至19.06元,2027年更上看22.52元。

除了高盛之外,摩根士丹利、瑞銀與花旗等外資機構也同步調升鴻海目標價至350~400元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