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王集合! 外資升評長榮 股價揚帆創新高

受惠匯豐證券升評,以及美中關稅暫緩加徵,激勵長榮股價衝高,終場收242.5元、大漲4.3%,水手喜迎揚帆行情。

航運巨擘赫伯羅特(Hapag-Lloyd)、馬士基與美國貨運代理商飛協博(Flexport)4月從大陸出口至美國的貨運量下滑30%~60%,所幸,近期的訂艙數據出現回升跡象。匯豐證券最新預期,各貨主將把握美國暫緩實施對等關稅的空窗期(對其他地區暫緩課徵關稅至7月9日、對大陸至8月中旬),會提前出現一波出貨高峰。另外,由於零售商在關稅不確定性下變得更爲保守,着重消化庫存,導致4月庫存水準較前月下滑,因此,庫存回補也可能推動需求。

觀察第二季以來,航運業者透過停航與無限期暫停部分航線來限制運力,展現良好的艙位控管紀律,使運價表現穩健。事實上,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自3月底迄今,僅小幅下跌0.9%,美國航線的現貨價則上漲了4%~8%。航運業者已排定5月中旬進一步調漲運價,匯豐認爲,運價調漲應可順利成真。

儘管馬士基指出最短可於10天內重新啓動已停航班次,但匯豐研判,因航商仍在調整集裝箱與船舶配置,運力恢復將是漸進式。同時,於出貨高峰期間,港口、陸運端可能出現擁塞,進一步造成供應鏈干擾。

針對長榮來看,匯豐看好將受惠於相對較高比例的跨太平洋航線,配合毛利結構、現代化船隊優勢,得以在產業下行週期中具備一定緩衝能力,尤其可受惠於此次關稅暫緩措施。因此,將投資評等升至「買進」、推測合理股價270元。

摩根大通證券對長榮的股價預期更高達318元,並針對後市指出,面對10月中將實施的美國301條款港口附加費,長榮來自中國大陸建造船舶的比例低於同業、佔總運能不到20%,且跨太平洋航線完全未使用陸制船舶,有望在競爭對手因營運成本上升而受影響時,擴大該航線市佔,長榮佈局優勢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