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利多?陸非銀存款激增9兆
大陸7月非銀存款大增2.14兆人民幣,達到10年同期最高水準,陸多家券商認爲對A股助益。(中新社)
中國人民銀行公佈7月金融數據顯示,7月存款數據中看到非銀存款新增2.14兆元(人民幣,下同約新臺幣9兆元),爲2015年有數據記錄以來同期最高水準,較上年同期多增加達到1.39兆元。根據券商中國報導,由於投資者的銀證轉帳等行爲會引發非銀存款的增長,歷史上的幾次股市上漲時期非銀存款也大幅增加,導致這一數據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
例如中金公司表示,金融投資活躍或是非銀存款大幅多增的重要支撐因素。7月一個突出的特點是新增非銀機構存款較多,這不是今年第一次出現非銀金融機構存款大幅多增的情況,4月新增非銀金融機構存款也創下過去10年的最高紀錄。
中金公司認爲,這或反映出在存款利率下降的大背景下,私人部門的金融投資愈加活躍。考慮到7月國債收益率上升、利率債價格下降,固定收益資產的相對吸引力偏弱,非銀金融機構的新增存款有可能更多流向了股票市場。
但招商證券也提醒,對這一現象要理性看待,所有價格都是貨幣(流動性)現象,資本市場也不例外,所以每一輪牛市過程中,都會有銀行存款遷徙資本市場的邏輯出現。
此外,浙商證券分析,從結構上認爲是非銀存款和居民存款,資本市場回暖與利率下行共同驅動居民存款搬家,進而帶動非銀存款高增,形成居民存款和非銀存款的蹺蹺板效應。統計1到7月非銀存款合計多增4.69兆元,較去年同期多增1.73兆元,7月當月這一結構性趨勢延續並放大。同時股票市場活躍,交易量維持高位也使得證券公司保證金存款增長,對非銀存款形成支撐。
華創證券也表示,非銀存款可以定義爲金融市場的欠配資金,機構在二級市場無論買股還是買債,都不會導致非銀存款的消失,觀察目前非銀存款大增的背景下,意味當下金融機構的流動性仍相對充裕。(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