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併購重組“回頭看來路”,看出點什麼?|解碼新趨勢

財聯社3月1日訊(記者 王蕭)新“國九條”落地以來,A股併購重組市場加速回暖。對資本市場而言,併購重組豐富了投資機會,提升了市場活躍度,對企業而言,併購重組提供了快速獲取關鍵資源的途徑。當然,併購重組過程中也伴隨諸多風險,歷史上不乏併購後企業業績下滑、股東利益受損的情形。

漢鼎諮詢執行總裁王慶介紹,其研究團隊從wind終端提取了2014年以來已完成重大重組事件的清單,從中確定了841個符合一定條件的案例作爲樣本,對A股併購重組成效做出定量分析和成效評估。

分析評估的結果,在統計學層面揭示了過去十年A股併購重組的粗略軌跡,也爲觀察當下正在發生的新一輪併購重組浪潮,提供了一個歷史參照的視角。

財聯社:對這841個樣本進行分析後,有哪些發現?

王慶:我們看到,就業績表現而言,671家上市公司在完成重大重組後一年營收增長,479家上市公司在完成重大重組的兩年內營收持續增長;542家上市公司在完成重大重組後一年淨利潤增長,280家上市公司在完成重大重組的兩年內淨利潤持續增長。

財聯社:這意味,併購重組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

王慶:是的,部分企業可能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對於淨利潤增長的企業,可能是併購後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業務流程,實現了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從而提高了盈利水平;而另一些企業則由於併購成本過高或市場競爭加劇等原因,導致淨利潤下降。

財聯社:除業績表現外,還觀察到什麼?

王慶:如果看資產負債率的變化情況,389家上市公司在完成重大重組後一年資產負債率下降,201家上市公司在完成重大重組的兩年內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

財聯社:看起來,對資產負債率的改善也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

王慶:是的。一種情況是,企業通過併購重組優化了債務結構,另一種情況則是,有部分企業爲了完成併購交易,而通過債務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反而導致負債水平上升。

財聯社:併購重組後的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如何?

王慶:就股價來說,市場對股價變動的敏感更多反映在併購公告發布後的短期內,此時股價上漲的概率較高,表明市場對併購重組事件持樂觀態度,認爲併購能夠爲企業帶來價值提升。但如果放在更長一些的時間尺度內觀察,841個樣本中,272家上市公司在完成重大重組後一年股價增長,82家上市公司在完成重大重組的兩年內股價持續增長。

財聯社:這是一組讓人“冷靜”下來的數據。

王慶:但要特別強調的是,二級市場整體表現對股價的影響因素較大,因此在針對股價維度分析併購重組效果時,結果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換句話說,不能簡單把後續的股價走勢歸因於併購重組的影響。

財聯社:怎麼看過往A股併購重組波浪式的發展,有何脈絡?

王慶:1993年,深圳寶安集團收購上海延中實業的股份,是中國上市公司併購第一案,1993到2000年可以稱之爲A股併購重組的萌芽探索期,2001到2013年是政策規範期,到了2014年,併購熱潮真正掀起。但隨着期間上市公司非理性併購行增多,“炒殼”現象日益嚴重,商譽減值風險暴露,2016年後,併購重組市場便進入了政策收緊期。2019到2023年,監管一定程度上放寬了對併購重組的限制,支持上市公司進行行業整合和轉型升級。在此期間,行業整合和混合重組逐漸佔據主導,上市公司更多地從自身產業發展角度出發進行併購重組,比如傳統產業通過併購進行技術升級和轉型等。到2024年開始,政策層面不斷髮力,再次提振併購重組市場。縱觀併購重組市場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一個“信號”現象,就是《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發佈或每一次修訂,往往標誌着一個新階段的開啓。

財聯社:說回當下這一輪併購重組浪潮,有怎樣的觀察?

王慶:2024年以來,併購新政有明確的方向傾斜,推動特定領域,特別是科技創新、戰略新興產業的轉型和升級,鼓勵上市公司通過併購來補強產業鏈,以提升關鍵技術水平和競爭力。所以看到,計算機行業重大重組完成事項平均交易價值較近10年均值大幅提升。此外,國防軍工、醫藥生物等行業2024年以來重大重組完成事項平均交易價值也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財聯社:國企和民企在這一輪併購重組中,有怎樣的表現?

王慶:國企響應“三個集中”(即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係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較側重橫向整合、協同效應。而民企尋求併購重組機會,主要是出於應對傳統行業下行壓力、尋求第二增長曲線,多元化戰略的比重較國企併購重組中的佔比更高。

財聯社:最後,對本輪併購重組的發展趨勢做一個展望吧。

王慶:2014、2015是併購重組最活躍的兩年,但接下來幾年,經歷了一段政策收緊和優化調整的時期,直到去年新“國九條”、“併購六條”相繼出臺,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徵求意見稿)》,併購重組市場重新活躍起來。此外,IPO從2023年“827新規”後節奏持續放緩,新上市企業數量明顯減少。綜合來看,A股這一輪併購重組浪潮無論廣度還是深度,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