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萬億成交背後有新變化
A股連續兩個交易日的日成交額突破2萬億元,市場交投之火爆可見一斑。相比此前,A股如今2萬億元日成交額背後有新的變化,市場指數表現更平穩,結構性輪動行情更明顯,資金來源更豐富。這些新的變化,對A股的中長期穩健發展大有裨益。
A股近4個月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表現平穩,且穩中有進。以上證綜指爲例,從4月初最低的3040.69點,到如今的最高突破3700點,腳踏實地地小碎步上行,把期間的每個整數關口都穩穩地踩在腳下。
從滬指的單日表現來看,波動率顯著降低。大盤單日跌幅超過1%的交易日很少見,單日漲幅超過1.5%的情況也不多見,其餘交易日多數以“小陽線”收盤。如此穩定的指數表現,讓市場的賺錢效應不斷聚集,A股的投資吸引力不斷提升,爲2萬億元的日成交量提供了鋪墊。
“連陽”行情頻現,亦是新的變化。近4個月中,上證綜指的K線圖分別出現兩次8“連陽”和5“連陽”,這在以往並不多見,“牛短熊長”的情況已經開始發生改變,這也是市場信心的最直接體現。
2萬億元的日成交量並非一蹴而就,有着循序漸進的良性發展過程。過去一段時間,A股日成交金額已經常態化破萬億元,短線資金、長線資金同臺共舞,市場已經階段化適應了大體量成交。
結構性輪動行情也是新的變化之一,在助力指數平穩表現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就近兩個交易日而言,雖然日內有逾2萬億元資金多空博弈,但在指數呈現上並未造成劇烈波動,說明A股的市場容量很大,交易氛圍很理性。究其原因,與結構性輪動行情不無關係。
與以往不同,當前市場呈現明顯的結構性行情,個股日內表現分化明顯,熱點輪動頻率更快,除超級主線熱點以外,其餘板塊輪動基本都在日內完成。熱點的快速輪動對各類資金進行了市場化分流,降低了單一板塊短期暴漲暴跌的概率,從而讓指數走得更穩。
就資金構成來看,當前的資金來源更爲豐富。短線資金中,量化交易、投機資金同臺競技,在促進市場交易活躍度方面有着積極意義。中長線資金裡,各類機構投資者、外資以及其他價值投資交易羣體持續擇機佈局高股息、硬科技等核心資產,實現了A股優質資產的價值重估,爲指數的持續上行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更爲A股市場的活躍提供了堅實基礎。諸如,新“國九條”及配套細則的落地,聚焦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強化分紅回報、嚴把“入口關”、加大退市力度,系統性地重塑市場生態,顯著提升了市場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此外,嚴厲打擊財務造假、操縱市場等證券市場違法行爲,進一步優化交易環境,更好地保護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當成交活躍與市場穩定有機融合,A股的中長期表現會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