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上半年中國區收入35.15億美元,將擴大在華佈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7月29日,阿斯利康公佈2025年上半年業績,實現總營收280.45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其中產品收入279.63億美元,同比增長11%。

分地區來看,上半年,阿斯利康美國市場收入119.70億美元,同比增長12%,新興市場收入76.97億美元,同比增長12%,其中中國區收入35.15億美元,同比增長5%,佔全球收入的12%以上。

“我們看好中國創新潛力,繼續擴大在華研發佈局。”阿斯利康方面披露,3月,公司宣佈了一筆25億美元的在華投資計劃,其中包括在北京建立第六個全球戰略研發中心。目前,阿斯利康全球六大戰略研發中心已有兩個落戶中國。

在商業拓展合作(BD)方面,2023年以來,阿斯利康已經與14家中國本土創新藥企達成15個合作,居在華跨國藥企首位,覆蓋抗體偶聯藥物、細胞療法、小分子和抗體等前沿技術領域。其中包括今年以來,與琺博進、和鉑醫藥、元思生肽、石藥集團4家本土藥企達成的合作。

今年以來,阿斯利康已有2款新產品和7項新適應症在中國獲批,覆蓋肺癌、乳腺癌、血液腫瘤、罕見病等多疾病領域。阿斯利康中國與全球研發管線的研發同步率達100%,計劃到2030年底推出20款全球創新藥。

根據阿斯利康披露的財報,公司研發管線進展超過預期,已獲得12項III期臨牀試驗積極結果,並首次公佈了5款新藥的III期臨牀數據。

報告期內,分業務板塊來看,阿斯利康腫瘤、CVRM(心血管、腎臟及代謝疾病)、呼吸與免疫(R&I)、疫苗與免疫療法(V&I)以及罕見病五大板塊貢獻的收入分別爲119.54億美元,同比增長16%、65.12億美元,同比增長7%、42.34億美元,同比增長13%、4.11億美元,同比增長18%、43.36億美元,同比增長3%。不難看出,腫瘤藥依舊是阿斯利康的第一大業務板塊,佔產品總收入的43%。

具體來看,在腫瘤領域,阿斯利康的Tagrisso(奧希替尼)保持着穩健增長,上半年實現收入34.88億美元,同比增長10%。

Enhertu (德曲妥珠單抗)在今年1月和4月相繼在美歐擴大適用人羣至HER2超低表達乳腺癌,爲阿斯利康腫瘤業務板塊提供了新的業績增長點,上半年收入12.62億美元,同比增長38%。若計入第一三共報告的收入,Enhertu上半年銷售額爲22.89億美元,同比增長29%。

在帶量採購、醫保談判常態化背景下,跨國藥企需調整定價策略,更加註重產品的差異化臨牀價值和全生命週期管理。同時,通過引入真正創新的全球藥物和拓展新適應症來維持增長動力。

根據阿斯利康方面披露,4月24日,阿斯利康青島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一期建築主體竣工,預計於2028年底前投產,年產呼吸類藥物可達5400萬支。5月8日,阿斯利康無錫小分子藥物新工廠正式開工,主要生產阿斯利康在研管線中的心血管創新藥,預計於2028年第四季度投產。6月18日,阿斯利康泰州工廠糖尿病又一新產線開工。目前,在華三大全球生產供應基地,向全球70多個市場輸送優質創新藥。

今年,在業務板塊,阿斯利康也進行了相關調整。在財報公佈同期,有市場消息稱,去年成立的阿斯利康生物製藥業務板塊(BBU)又有重大架構調整,公司宣佈成立兩大事業部:呼吸生物製劑及自體免疫事業部、呼吸吸入事業部,該調整自7月29日起生效。

其中,呼吸生物製劑及自體免疫事業部聚焦生物製劑和未來自體免疫的產品管線,具體來說,涵蓋凡舒卓、泰舒卓、Tozorakimab 和Saphnelo 產品線,這個事業部要求有更強的學術能力向生物製劑轉型。張慧中(Sophie Zhang)7 月 29 日起正式加入阿期利康中國,就任阿斯利康中國助理副總裁、呼吸生物製劑及自體免疫事業部負責人,並加入阿斯利康中國管理團隊,直接彙報於阿斯利康中國總經理林驍。

呼吸吸入事業部將繼續與全渠道團隊緊密協作,響應國家基層醫療政策,做下沉市場,將創新療法從核心醫院拓展至社區,這個事業部涵蓋倍擇瑞、信必可和百沃平產品線。現任阿斯利康中國助理副總裁、慢阻肺病業務負責人童沁傑(William Tong)擔任阿斯利康中國助理副總裁、呼吸吸入事業部負責人,直接彙報於阿斯利康中國總經理林驍。

而在6月 25 日,阿斯利康中國還宣佈,啓動新一輪組織架構優化,新設立兩大全新業務板塊——消化道腫瘤事業部(GIBU)和早期業務管線業務部(Early Assets Unit)。

阿斯利康表示,此舉是爲了聚焦戰略轉型與管線加速,提速佈局腫瘤領域,所以全面升級腫瘤業務的專業化前瞻化運營模式。

如新成立的消化道腫瘤事業部將重塑六大癌種格局,致力於覆蓋膽道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種消化道腫瘤,推動創新療法和聯合治療策略的落地實施。

同時,阿斯利康中國宣佈,任命王君(Jane Wang)爲阿斯利康中國助理副總裁、腫瘤業務消化道腫瘤事業部(GIBU)負責人,現任消化道腫瘤市場部執行總監王海軍與全國銷售總監王慧麗將向其彙報。

當創新成爲跨國藥企在華的通行證,中國醫藥市場正從“世界藥房”悄然轉型爲“全球藥研新引擎”。目前,不少跨國藥企已在這條賽道上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