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啓動超百億元融資
作者 | 劉寶丹
編輯 | 周智宇
計劃豪擲3800億元建設AI基礎設施的阿里巴巴,正通過創新融資工具爲戰略投入提供資金支持。
7月3日,阿里發佈公告,計劃發行本金總額約120億港元、2032年到期的零票息可交換債券,交換標的爲旗下阿里健康的股份。即便全部交換,阿里仍會保持對阿里健康的控股地位。
相較於常規債務擴張,此次發行是以阿里健康股權價值爲錨的低成本融資,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阿里健康未來股價的看好。
去年9月24日以來,港股在全球股市中表現亮眼,恆生科技指數漲幅超過40%。截至公告日前一天收盤,阿里健康股價今年漲了40%。不過,換股也意味着減持,7月4日收盤,阿里健康股價報4.220港元,連續兩日出現輕微下跌。
隨着這次融資完成,阿里聚焦電商和AI的核心戰略也將獲得更大的發展動力。
錨定股權發債
在完成香港雙重主要上市近一週年之際,阿里啓動了此次大規模離岸私募融資,主要面向亞洲主權基金、對衝基金等專業機構投資者。
該債券將於2032年7月9日到期,不會產生定期利息。如果贖回,價格相當於被贖回債券本金金額的100%,當然,投資人主要是爲了換股,選擇包括阿里健康股份、現金或二者的組合。
國際投行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Thomas Chong分析認爲,阿里健康年初至今股價上漲約40%,有助於降低融資成本,同時,港幣計價的可交換債券基準利率較美元低,融資更具優勢。
2025年以來,港股可交換債券發行較爲活躍,阿里此次120億港元發行規模位居行業前列。
此前,百度於3月發行了20億美元(約爲157億港元)可交換債券,交換標的是百度持有的攜程港股,中國石化5月也以境外子公司爲交換標的發行了77.5億港元的可交換債券。
此類債券賦予持有人未來按約定價格換取標的股票的權利,其吸引力取決於投資者對標的股前景的判斷。
作爲阿里在大健康領域的旗艦平臺,阿里健康主營醫藥電商、醫療健康服務等業務。2025財年,阿里健康實現調整後淨利潤額爲19.50億元,同比增長35.6%,調整後淨利潤率從5.3%提升至6.4%。
華爾街見聞獲悉,阿里債券的初始交換比率爲每100萬港元本金額的債券可交換約16.05萬股阿里健康股份,每股初始交換價格爲 6.23 港元,比公告日當天阿里健康收盤價高出37.83%。
6.23港元是投資人未來換股的定價參照,這一定價背後,折射了投資人對阿里健康股價的持續看好。阿里健康股價若超過6.23港元,投資人就有機會通過換股賺取差價。
不過,可交換債券也是一種變相減持,阿里股價應聲下跌。自7月3日公告至今,阿里健康股價連續兩天出現下跌,累計跌幅超過9%。
目前,阿里持有阿里健康約64%的股份。阿里強調,未來交換後阿里健康仍將是其旗艦醫療健康平臺和並表子公司。
給AI和電商出海加彈藥
在經過兩年的戰略調整後,阿里逐漸鎖定了電商和AI兩大核心戰略,前者正在加速拓展國際市場,後者代表着阿里的新未來,處於投入初期。
一直以來,阿里的新業務投資主要靠淘天的現金流支持。不過,近年來,淘天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尤其即時零售正在衝擊傳統電商業務,淘天正在忙於進攻即時零售市場,這同樣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7月2日,淘寶閃購宣佈啓動500億元補貼計劃,在接下來的12個月內,同步對消費者和商家進行補貼。同時,淘寶閃購還官宣了李現、楊冪兩位代言人。更早時候,淘寶閃購還宣佈,冠名“蘇超”常州隊。
阿里財務狀況依然強勁。截至2025年3月31日季度,阿里淨現金爲3664億元。同時,阿里巴巴保持較低的負債率,在中國頭部互聯網同業中處於較低負債水平和最優信用評級之一。
利用當前有利的港股市場窗口進行低成本融資,無疑將增強阿里在AI、電商出海及即時零售戰場的資金實力。
據華爾街見聞盤點,阿里去年以來有兩次大規模融資,一次是2024年5月完成的50億美元可轉債,一次是11月發行的26.5億美元和170億元人民幣債券,不過,這些主要是償還境外債務或股份回購,更偏向資本管理。
這次,阿里明確表示,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投入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和支持國際電商業務發展。
AI作爲阿里中長期核心增長引擎,正處於關鍵投入期。2月,CEO吳泳銘已宣佈未來三年投入超3800億元建設雲與AI基礎設施。Q4財報顯示,阿里雲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七個季度實現三位數的同比增長。
但是,阿里雲2025財年經調整EBITA利潤僅爲106億元,相對於每年超千億元的AI投入,可謂微不足道,仍需阿里集團的持續輸血。
國際電商業務同樣處於擴張期,目前仍未實現盈利。2025財年,國際電商業務經調整EBITA虧損151.37億元。阿里電商事業羣CEO蔣凡此前表示,未來幾個季度跨境業務損益會明顯改善。
此次以子公司股權爲信用支撐的精細化融資也表明,阿里在互聯網高增長時代結束後,正轉向更審慎高效的資本配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