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終於放下了心中的“白月光”
最近,阿里達摩院正式確認了量子實驗室的落幕,具體迴應爲“將量子實驗室及可移交的量子實驗儀器設備捐贈予浙江大學,並向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開放”。搜索時也可發現,量子實驗室主頁已清空。
其實,這只是互聯網大廠們在經濟寒冬、紅利消失、業務降速後“快刀斬亂麻”的一個縮影。下面,我們將從5個角度進行分析阿里巴巴“忍痛割愛”裁撤量子實驗室的主要原因。
01 財務角度——量子計算領域太燒錢
阿里巴巴2022年淨利潤470.8億元人民幣,相較2021年同比減少67.1%,而阿里巴巴曾號稱要在量子計算領域投入100個億,超過了2022年全年利潤的20%,顯然不是一筆小數目。
不僅是投入的問題,還有產出的不確定。現實是,在量子這種高科技前沿領域進行研究的花費巨大,但不一定有回報,內業甚至有說法“在量子領域一百億也就‘聽個響’”。
在企業家的眼中,生意都是一個投產比,只要持續大投入,投到一定的時候,一定有大回報。但量子計算領域的投產不確定性,可能超出了阿里巴巴的認知。空調廠董女士就曾經提出要不惜花費500個億來造芯片,一度被業內作爲笑談。
客觀來說,阿里能堅持到現在,投入如此多的資源已經很不錯了,將研究的成果交給國家、高校也是個體面的選擇。
02 組織角度——“1+6+N”,清理缺乏生存能力的業務單元
2023年3月28日,阿里巴巴宣佈啓動“1+6+N”組織變革:即在一個阿里巴巴集團之下,設立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實行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
這次的變革讓各個經營單元更加獨立,以經營業績作爲保障,以獨立上市作爲目標。我們在幾個月前就預測,阿里會進一步切斷集團對各個業務單元的輸血,某些缺乏生存能力的業務單元被清理、出售。既然是經營爲主,追逐獨立上市,那麼量子計算實驗室這項情懷的存在,必然會因爲龐大的開支和沒有確定性的預期而拖累經營單元。經營面前,情懷自然會被放下。
03 高管角度——阿里換帥,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2023年9月10日,張勇辭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出任新的董事會主席。而蔡崇信的上任,掌舵標籤就是阿里巴巴的國際化。
阿里巴巴2024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是六大業務集團中營收增速最快的業務線,同比增長41%,遠高於阿里巴巴24Q同比14%的增速。可以預見,在國內電商競爭日益激烈之下,出海也成爲阿里接下來的重心之一。
蔡崇信新官上任,必然想帶領阿里恢復往日的風采,幹出一番成績,讓投資者對阿里巴巴重拾信心。因此,收縮業務條線,砍掉費用高昂的項目也是必然舉措,像量子計算這種燒錢還不一定出成果的項目首當其衝。
04 外部競爭對手角度——新晉互聯網電商來勢洶洶
2023年11月28日,拼多多憑藉三季報業績的強勁表現,在美股一夜暴漲18%,市值暴漲300億美金。隔日,市值順利超越阿里巴巴,成爲中國電商新的老大。
阿里巴巴由於業務佈局範圍太廣,不能將資源完全聚焦於核心,而拼多多將資源重注電商業務,不但在海外高歌猛進,在國內又搶佔了不少市場份額,頗有後發先至的感覺。拼多多的強勢崛起,也導致了阿里巴巴利潤大幅下滑,危機感十足,不得不減少開支,量子計算被“砍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05 人才角度——杭州的經商氛圍大過學術氛圍
阿里巴巴總部位於杭州,杭州作爲經濟發達城市,經商氛圍遠遠濃於學術氛圍。放眼整個浙江省,僅有一所“985&211”高校,學術氛圍自然也遠低於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根據清華大學的一份關於畢業生就業方向的報告來看,清華畢業生去阿里巴巴發展的人數遠低於華爲(總計爲華爲的32.6%),這也從側面說明阿里巴巴對於高端人才的招聘力度相比華爲這類高科技企業,可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圖1:清華大學2020年畢業生大廠就業方向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
既然自己的氛圍更適合經營類人才,那就不如讓那些高科技人才迴歸科研機構。有時,最好的愛就是放手,不是嗎?
互聯網大廠都是經過了無數輪的廝殺才走到了今天,作爲老牌大廠的阿里巴巴,地位本該“穩如泰山”。但如今,其在新業務領域的投入頗爲糾結,作爲大本營的電商業務也有強敵來犯,拼多多之類的新對手如雨後春筍,更新迭代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一個經營管理的原理是,在一個激烈競爭的市場裡,戰略上稍有騎牆,必然被競爭對手抓住並懲罰。阿里能否抵禦“來者不善”的對手們,坐穩王座,考驗的就是他們的戰略能力。
未來的阿里將何去何從?蔡崇信時代將如何開啓?時間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