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再次調整集團業務!從六大集團縮編爲四大業務→
阿里巴巴集團業務結構再生變,阿里業務結構正式從“1+6+N”正式收縮爲四大業務,全面聚焦“電商、雲+AI”。
“1+6+N”架構成爲歷史
記者從阿里巴巴官網發現,阿里旗下業務從原有的六大業務集團被劃分爲四大業務類別,分別爲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雲智能集團以及所有其他業務。
具體來看,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中的電商板塊包含淘寶、天貓、閒魚、飛豬旅行;即時零售板塊包括淘寶閃購、餓了麼;批發板塊爲1688業務。
阿里中國電商集團在2024年11月正式建立。2024年11月21日,阿里巴巴成立了全新的電商事業羣,新事業羣直接將此前拆分的淘寶天貓集團、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以及1688、閒魚等電商資源重新整合,形成國內外全產業鏈覆蓋的電商超級業務單元。
今年6月,阿里正式將餓了麼、飛豬合併入阿里電商事業羣。8月初,淘寶上線了全新的大會員體系,打通餓了麼、飛豬等阿里系資源,覆蓋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等生活場景。
所有其他類別的業務包括釘釘、夸克、高德地圖、菜鳥、優酷、大麥娛樂、盒馬、阿里健康、橙獅體育等。
從變化來看,原有的本地生活集團的業務被拆分,餓了麼被歸入阿里中國電商集團,高德被劃分至所有其他類別;菜鳥集團被劃分入所有其他業務;虎鯨文娛集團的優酷、大麥娛樂也被劃分至所有其他業務。
本次業務結構調整,也正式宣告阿里巴巴從“1+6+N”正式收縮爲四大業務。此前在2023年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分家”,啓動“1+6+N”組織變革,設立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時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兼CEO張勇任雲智能集團董事長與CEO。
全面聚焦“電商、雲+AI”
阿里近兩年來在業務架構調整上動作頻頻,從投資版圖收縮到業務板塊重新劃分,無一不體現其戰略聚焦的意圖。
例如,自2024年以來阿里退出了高鑫零售、銀泰百貨等資產,剝離非核心業務,將更多的資源和戰略重心傾注於其最具增長潛力的電商與雲智能核心領域。
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爲,阿里這次調整是收縮戰線,集中資源佈局優勢業務。“過去這十年,阿里的業務不停往外擴張膨脹,希望在每個領域都能成爲頭部。但事實上成果有限,雖然有個別業務處於領先位置,但第二、第三名也旗鼓相當。比如像雲服務、電商等。此次調整,是阿里在收縮戰線,集中兵力,聚焦核心。”張毅分析。
今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在“510阿里日”親友見面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阿里未來三至五年的核心戰略方向就是“電商”與“雲+AI”,並強調AI技術將成爲所有業務的核心驅動力。
蔡崇信還表示,阿里巴巴將全面推動AI技術與各業務板塊的深度融合,以技術創新突破行業邊界,探索新的用戶入口,增強市場競爭力。蔡崇信特別提到了阿里巴巴旗下的多個創新業務,包括閒魚、夸克、高德、釘釘和1688,並強調這些業務將通過AI技術實現新的增長。
在今年6月發佈的年報致股東信中,蔡崇信、吳泳銘指出,2025財年,阿里巴巴聚焦電商、“AI+雲”兩大核心業務,業務實現加速增長。阿里還加大對雲和AI基礎設施的投入,加速推動AI技術創新和落地千行百業。同時,阿里有序退出高鑫零售、銀泰百貨等資產,並穩步提高多個互聯網平臺業務的經營效率,虎鯨文娛、高德等業務陸續實現單季度盈利。
蔡崇信表示,阿里巴巴正處在從“互聯網公司”向“AI驅動科技公司”轉型的關鍵階段。未來三到五年,AI將成爲所有業務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