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公佈AI投入進展:AI基礎設施和產品研發四個季度投入超1000億元

在8月29日的阿里巴巴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阿里巴巴CEO吳泳銘表示,過去4個季度,阿里已在AI基礎設施以及AI產品研發上累計投入超過1000億元。此外,阿里巴巴實現AI大模型“N連發”,新啓用8個數據中心,高德、釘釘等業務全面AI化。高強度投入爲阿里抓住AI發展的歷史性戰略機遇提供持續動力。

財報顯示,該季度集團AI+雲業務表現強勁,阿里雲收入增長繼續加速至26%,創三年新高。在AI相關收入連續8個季度三位數增長的帶動下,該季度AI收入佔外部商業化收入的比例已超過20%。

“面向未來,我們將圍繞大消費和AI+雲兩大戰略重心繼續堅定投入,把握歷史機遇,實現長期增長。”吳泳銘表示。

AI大模型“N連發”

瞄準AGI,阿里巴巴持續追求AI模型的智能能力上限和廣泛的行業應用。據介紹,2026財年第一季度,隨着AI基建及AI產品研發的持續投入,阿里再次刷新AI大模型更新速度。

近期,通義AI大模型實現“N連發”,接連開源新版本的千問3的非思考基礎模型、推理模型、AI編程模型Qwen3-Coder,以及視頻生成模型Wan2.2,分別斬獲基礎模型、編程模型、推理模型等主流領域全球開源冠軍。

8月初,阿里開源全新文生圖模型Qwen-Image,當天即登上Hugging Face的模型榜單首位。8月22日,阿里還發布了Agentic編程平臺Qoder,基於強大的編程智能體,可實現AI自主研發,大幅提升真實軟件的開發效率。

近日,SAP與阿里達成雲和AI領域的戰略合作。作爲SAP全球雲計算合作伙伴,阿里雲將支持SAP的客戶在阿里雲上部署SAP核心軟件系統,SAP還將與通義千問模型合作一起爲企業級客戶提供AI升級。

新啓用8個數據中心

今年2月,阿里巴巴宣佈未來三年投入3800億元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通過踐行AI投入承諾,阿里巴巴正在成爲一家擁有從AI算力,AI雲平臺,AI模型,開源生態到AI應用的全棧AI技術公司。

記者從財報電話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阿里雲已在全球範圍內(包括北京、上海等城市及泰國、韓國、馬來西亞等地區),投入啓用8個新的AI和雲數據中心及可用區,以滿足國內和海外的雲計算與AI需求。今年下半年,阿里雲的全球基礎設施佈局將擴展至30個地域、95個可用區。

國際市場研究機構Omdia發佈最新生成式AI報告,阿里雲獲評AI雲市場“領導者”,是唯一入選的中國科技公司。報告認爲,阿里雲擁有全棧生成式AI解決方案、全面且開發者友好的AI平臺以及開源舉措。

高德、釘釘等多互聯網平臺業務AI應用加速發展

在AI產品和應用領域,阿里擁有to C、to B的豐富場景,多個互聯網平臺業務正在通過AI升級,創造新的用戶和行業價值。

8月,高德地圖宣佈全面AI化,推出全球首個基於地圖的AI原生應用——高德地圖2025,將空間智能普及至瞬息萬變的現實場景,並有機會通過AI升級成爲未來生活服務的重要新入口。

近日,釘釘最新完成AI升級,推出了下一代AI辦公應用形態“釘釘ONE”,打造全球首個以Agent驅動的工作信息流,探索下一代工作應用形態。

電商AI工具“全站推廣”持續帶動淘天商家經營效率提升,獲商家廣泛認可。財報顯示,“全站推廣”在商家的滲透率連續多季持續提升。6月淘寶上線百億參數大模型RecGPT,“猜你喜歡”更精準,測試顯示用戶加購次數和停留時長均提升超5%。據介紹,更多阿里巴巴國際站的商家採用AI驅動工具用於市場營銷、採購和產品上架,平臺收入途徑得以擴展。

在AI to C領域,阿里巴巴正從軟件領域延伸至多形態硬件。7月26日,阿里發佈首款自研AI眼鏡——夸克AI眼鏡的最新進展,目前已完成技術研發,將於年內正式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