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秒硬控“文明的細節”⑤丨人無信不立,“網絡公民”的合格姿勢

5萬元就能“造”熱搜?近期,警方成功摧毀了一個特大“網絡水軍”犯罪團伙。其中一個細節讓人咋舌,一名車評人在支付了5萬元“宣傳費”後,他的一篇博文很快登上了汽車榜單熱搜。

虛假流量可以定製“熱搜”,也可能成爲中傷企業和他人的“冷箭”。前不久,國家網信辦曝光了一批涉企侵權典型案例,其中的關鍵詞是“散佈虛假信息”“歪曲捏造事實”。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網上網下皆同此理。這些案例都是對網絡誠信的嚴重破壞。

近年來,我國網絡誠信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但面臨的新挑戰也不容忽視。比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技術興起的同時,讓虛假信息、網絡謠言更難甄別了。有圖,也未必有真相。這樣的複雜局面提醒着我們,維護網絡誠信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作爲合格的“網絡公民”,每個人都要對種種網絡失信行爲有更多覺察,防止上當受騙,也要主動抵制一些虛假信息的侵蝕。而網絡誠信是法律、道德問題,更是網絡空間治理問題。各方攜手共建共治,才能讓網絡誠信蔚然成風,始終擁抱積極向善的網絡文明。

紅星新聞評論部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