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失業率3.45% 近一年新高

主計總處昨(22)日發佈8月失業率3.45%、爲近一年新高,且是連三個月走升。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8月失業率續呈上升,除畢業生投入尋職外,對等關稅影響「慢慢浮現」,主要反映在無薪假人數增加。

譚文玲表示,暑假是畢業生尋職及學生找工讀旺季,失業率往往會呈季節性上升;預計9月畢業季效應消退、失業率應會下降,但目前情況較爲複雜,若9月失業率仍上升,顯示美國關稅影響可能大於季節性因素。她認爲,目前勞動市場仍屬穩定。

主計總處指出,8月失業率3.45%、爲近一年新高,但仍是25年同月最低,較7月上升0.05個百分點;經季節調整後,8月失業率爲3.35%、較7月上升0.02個百分點。

譚文玲指出,8月失業率不算特別高,主要是畢業生投入尋職所致,但這當中已參雜關稅衝擊因素,只是因爲減班休息實施,勞工仍保有工作,不會計入失業率,因此未能完全顯現。

8月失業人數41.5萬人,月增6,000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增3,000人,初次尋職及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亦均增2,000人;與上年同月比較,失業人數減少4,000人。今年前八月失業人數平均爲40.3萬人,年減3,000人。

譚文玲認爲,現階段關稅對就業市場影響主要反映在「工時不足就業者」,8月共12.1萬人,已連二月增加,較7月增4,000人,且是今年以來最高。勞工有意願增加工時,客觀上卻無法增加,呈現出來就是無薪假。按過往經驗,譚文玲表示,畢業季效應影響將於9月淡化,9月失業率多呈下降,若9月失業率仍走揚,可能意味關稅衝擊發酵,希望關稅對就業市場影響程度不要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