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失業率3.4% 創近9個月新高

財經熱門

畢業生加入尋職行列,主計總處22日公佈7月失業率微升至3.4%,較上月微幅上升0.04個百分點,創近9個月新高,但仍爲25年同期最低;外界也關注美國對等關稅實施,對我國就業市場衝擊,官員表示,因實際生效落在8月,對7月就業情勢影響有限,整體國內勞動市場仍屬穩定。

主計總處統計顯示,7月失業人數爲40萬9千人,較上月增加5千人或1.39%,主因是應屆畢業生及暑期工讀生陸續投入尋職行列,失業人數纔會增加;而初次尋職失業者續增4千人,與上年同月比較,失業人數減少6千人或1.34%。

對等關稅8月上路,由於失業率爲落後指標,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指出,關稅對就業市場的衝擊,推估8月以後纔會顯現,但會率先反映在工時減少上;譚文玲進一步指出,減班休息不等於無薪假,資方還是要支付薪資,她強調,這不是完全無薪,是勞僱雙方減少工時的顯現。

以7月的失業率、工時等各項數據來看,譚文玲認爲,衝擊還不明顯、看不太出來,7月失業率上升,主因是畢業生、暑期工讀尋職人數增加而導致;而觀察勞動部的「減班休息」統計,7月人數3441人,雖然較6月微幅增加,但幅度不大。

依教育程度別觀察,大學程度者失業率4.63%最高,高中、高職及研究所程度者分別是3.06%及2.9%;依照年齡層觀察,15到19歲者失業率9.89%,20到24歲者11.91%,多是初次尋職,處於職場調適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