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達3,726億 壽險外匯準備金 衝史上最高

今年以來壽險外匯準備金餘額水庫歷經暴起暴落,原第一季平均還有月平均新臺幣2,482億元的水位,但4、5月曆經新臺幣暴力升值,外價金急速掉落,一度掉到188億元快見底,在金管會祭出外價金暫行措施後才穩住壽險獲利,也讓外價金餘額水庫重新補滿,6、7月回升到2,300億元以上的水位,8月更增加至3,726億元,比史上次高2022年10月3,045億元還多681億元。

壽險業者認爲,外價金水庫滿水位有助抵禦未來的匯率波動,能夠快速填滿,主要是金管會二波政策助攻,一波是去年8月祭出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一波是今年祭出的ICS接軌三大暫行措施,只要用新制的業者過去有匯兌利益時只要提六成至外價金,但現在要拉高提存至100%。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壽險業8月單月稅前損益330億元,主要是業務承保損失624億元、淨投資利益1,069億元及營業費用114億元所致。8月股市好,臺股漲幅2.93%、美國Nasdaq漲1.58%、Dow Jones漲3.20%、S&P500漲1.91%,且8月底新臺幣較7月底貶值2.25%,都推升壽險獲利,累計前八月壽險獲利562億元、年減80%。

壽險8月單月淨值增加達1,346億元、淨值餘額達2兆4,774億元,增加金額已連續三個月回穩至千億元以上水準,主要因稅前損益增加330億元及其他綜合損增加1,027億元所致,其他綜合損益與7月差不多達1,028億元,主要是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益增加1,083億元(FVOCI)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