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榮民急救逾半小時難續命 家屬哀求繼續救 醫曝背後真相
ICU醫師陳志金說,希望長者能提早表達自身對於晚年的醫療意願。本報資料照片
長期臥牀的榮民伯伯,因器官衰竭引發敗血症,醫護人員緊急急救,按壓超過30分鐘,伯伯全身多處流血、肋骨被壓斷,當醫師準備判定死亡時,伯伯的同居人在旁苦苦哀求「繼續救,不然就告人」,醫護團隊苦勸,急救超過30分鐘,如果生命跡象沒有改善,就沒有急救的意義,也告知讓伯伯好好走,但同居人卻反覆說着「只差一個月」,再一個月就能領到臺灣的長期居留證,如果沒救回就得出境,返回中國大陸。
ICU醫師陳志金今於臉書粉絲團分享一起案例,盼國人能提早思考自身的臨終決定。大約在10年前,有位長期臥牀的80多歲的榮民伯伯,因長期洗腎身體極爲虛弱,當時他突然因敗血症出現多重器官衰竭,醫療團隊當晚立即急救,但是CPR按壓超過半小時,家屬卻繼續要求按壓,陳志金接到電話通知,立即趕到醫院支援。
他到場後,看到急救團隊,已經用了兩線升壓劑,急救30分鐘也未見好轉,顯示榮民伯伯隨時都會走,當他要求住院醫師停止CPR時,自稱是伯伯的家屬,突然跪下來,不斷苦求「你們一定要救他!」陳志金向該名家屬解釋,伯伯按壓倒全身已多處出血,肋骨也已經被壓斷,生命跡象毫無改善,強調已經救不回來,但對方不僅不斷哀求,還揚言不救就提告。
陳志金說,對於這名患者他相對熟悉,因榮民伯伯臥牀多年,早在急救前兩天,他就曾退輔會的人討論,是否可由退輔會的人員協助代簽治療同意書,只是這當年無法協助代簽DNR,也就是不急救同意書。兩天前就是因爲伯伯沒有家屬,纔去找退輔會討論治療事宜,怎麼突然跑出一位年約50多歲的家屬,還在急救30分鐘後,要求得繼續救,否則提告。
一問之下,家屬告知是榮民伯伯的同居人,這名同居人告知「我下個月就可以申請長期留在臺灣了!如果他死了,我就要回大陸了」,此時他才恍然大悟,隔天社工告知他,這位女子是從大陸來臺照顧伯伯,每月靠着伯伯的月退俸,養活她在大陸的子女以及老公,伯伯一旦往生了,就頓失經濟來源,而且確實還差一個月,她就能長期留在臺灣。
陳志金說,這類案例雖然少見,但人在晚年卻被他人鎖定其剩餘價值,無法有尊嚴地活着,他期待希望藉由退休制度的修正,以及病主法、預立醫療的推動,鼓勵長者能提早表達醫療意願,避免臨終時陷入醫療決策爭議,特別是當年守護臺灣的榮民伯伯們。